是处青山能作主,年来无住亦无取。
琼浆一掬正泠泠,翻手为云覆手雨。

【注释】

是处:处处。

天池寺:在江西上饶,为王阳明讲学的场所(《明史·儒林传》)。

次:应和、唱和。

阳明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字阳明),号阳明。

三:诗的第三首,与第一首同韵,但词句略有不同。

泠泠:清凉而流畅的样子。

翻手:比喻权势之易转移。

覆手雨:比喻势利小人得势时的得意。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应和阳明先生天池寺之作。诗人以咏物起兴,点出题旨“无住亦无取”,进而写天池寺的山水风光。

首句“是处青山能作主”,是说到处都是青山,它们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主宰者。诗人用“是处”来强调,说明青山无处不在,不可或缺。“能作主”则表明山有山的性格,山有山的主见,山有山的命运,山有山的主宰。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青山独立不群的品格。“年来无住亦无取”两句是说,年复一年,我也没有固定的住所,更没有贪图名利之心,这正像青山一样,它既无固定之所安身立命,又无占有之意。“亦”与“无”相对,表现了诗人对青山的崇敬。

下面“琼浆一掬正泠泠,翻手为云覆手雨。”两句,是诗人对青山的进一步描写。前一句“琼浆一掬”,形象地写出了清泉甘洌,晶莹剔透的特点,暗喻着诗人的清高脱俗。后两句是写山间云雾变化无穷的景象。“翻手为云覆手雨”是说翻手之间就能变成云彩,覆手之间又能变下大雨。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山间云雾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也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

这首诗的构思新颖,别具一格,全篇不着一个“禅”字,却把禅宗意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咏天池寺的青山,表达了自己心如止水、淡泊明志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政治腐败、世风日下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