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草知经几度霜,当年手泽尚生光。
细看此老殷勤甚,直欲诸郎把玩长。
买椟还珠今往往,画蛇着足亦伥伥。
紫阳台上真衣钵,千古何人为表章。

【注释】

墓草:坟墓上生长的野草。知:知道。

经几度霜:经受过多次的寒霜。指时间久远。

手泽:指书手所留。手泽犹言遗泽,遗留下来的恩泽。

殷勤:诚恳、殷切。

诸郎:指儿子。

买椟还珠:比喻不识货,舍本逐末。这里指不重视真才实学。

画蛇着足:指做事没有把握,反而弄巧成拙。

伥伥:徘徊不定的样子。

紫阳台上:指神仙居处。真衣钵:真正的学问和技能。

表章:称赞。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诗中以《宝泽经》为背景,描写了一位守拙翁(或称宝泽先生)教子的情景。通过描绘一幅画卷和其内容,表达了对守拙翁教子之方法的赞赏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真才实学的崇尚和对虚名浮利的鄙夷。

第一句“墓草知经几度霜,当年手泽尚生光”,描述了墓地上长出的野草和守拙翁留下的经书,虽然经历了岁月的磨砺,但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这里的“墓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经几度霜”则表示这些经书经历了无数个寒霜的考验,依然保持着它的生命力。而“当年手泽”则指的是守拙翁亲手传授给他的儿子的教诲,这种教诲如同他手中的经书一样,充满了智慧和价值。

第二句“细看此老殷勤甚,直欲诸郎把玩长”,进一步描绘了守拙翁对他的儿子的教育方式。这里的“此老”指的是守拙翁本人,“殷勤”则形容了他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他不仅用心教导,而且还希望儿子能够长时间地学习和思考。这一句通过对比守拙翁的教育和儿子的学习态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守拙翁这种教学方式的赞赏。

第三句“买椟还珠今往往,画蛇添足亦伥伥”,则是对当时一些盲目追求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的行为的批评。这里的“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买了装珠宝的木匣子却只换来了无用的破珠子,后来用来比喻取舍不当或者本末倒置。而“画蛇添足”则是指本来已经足够好的东西再添加一些多余的东西反而会适得其反。这里的守拙翁可能就是指那些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忽视了实质内容的人。这种批评反映了诗人对于真实价值的追求和对于形式主义的反对。

最后一句“紫阳台上真衣钵,千古何人为表章”,则是对守拙翁及其儿子的真实才能和成就的评价和赞扬。这里的“紫阳台上”可能是一个典故或者是诗人自己的想象,表示一种神秘或者高贵的地方。而“真衣钵”则是指真正的学问和技能,即守拙翁和他的儿子所掌握的真正知识和技能。这里的“表章”则意味着赞颂和表彰,诗人通过对守拙翁和他的儿子的评价,表达了对他们真正才能的认可和赞扬。

这首诗通过描述守拙翁教子的场景,表达了对真实知识的追求和对形式主义的鄙视,同时也赞扬了守拙翁及其儿子的真实能力和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