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宗老仙此栖泊①,炼得身形似黄鹤。
一时羽化喜流传,万古楼居占空廓②。
星辰历历只平临③,城郭茫茫总联络。
白波九道来雪山④,翠巘千重横剑阁⑤。
灵瑟遥闻江上峰⑥,鼓声近出冯夷宫⑦。
乘鸾翳凤啸俦侣⑧,十洲三岛疑相通⑨。
何人醉后欲捶碎,谪仙非仙犹仙风⑩。
横江孤飞感奇梦,后来复有东坡翁⑾。
祢衡、崔颢俱英彦,景物牢笼已强半⑿。
中丞有兴时登临⒀,欲起诸公校词翰⒁。
高歌寄到和最难,大抵百闻输一见。
扁舟何日倚楼前,晴树芳洲应识面⒂。
却愁地主已非公⒃,当宁股肱须老练⒄。
何心骑鹤上扬州⒅,自合乘槎溯天汉⒆。

【注释】

①宗:这里指仙家。

②羽化:化为鸟。

③星辰历历只平临:星宿历历在目,只有平视。

④白波九道来雪山:“白波”是泛指江水,“九道”是泛指江水的九条支流,“来雪山”是指从山上流来的山泉水。

⑤翠巘(yǎn):青翠的山峦。

⑥灵瑟遥闻江上峰:想象江边山峰上的灵瑟发出的声音。

⑦鼓声近出冯夷宫:想象鼓声是从冯夷宫中传出的。

⑧乘鸾翳凤啸俦侣:乘鸾驾鹤,与凤凰和鸣。

⑨十洲三岛疑相通:十个小洲、三个小岛好像都相通连在一起。

⑩谪仙:李白自称,意思是李白虽被贬谪但依然有仙人的风度。

⑾东坡翁:苏轼号东坡居士。后来苏轼又被贬到黄州,所以此处用东坡代苏轼。

⑿景物牢笼已强半:景物已经十分美丽,但还有大半未尽。

⒀中丞:中书侍郎。

⒁校词翰:校勘诗文。

⒂晴树芳洲:晴朗的天空下绿树成荫的湖边。

⒃却愁地主已非公:恐怕你已经不是主人了。

⒄当宁股肱须老练:当朝宰相应是老练之才。

⒅何心骑鹤上扬州:何必去骑马登扬州呢。

⒆自合乘槎溯天汉:我该乘船沿天河而上。

【译文】

我的家族的老前辈在这里栖息修炼,炼就身体就像黄鹤一样。

一时间羽化飞升喜气洋洋地流传着,万古以来楼居占空廓。

星星点点历历可数只是平视,城郭茫茫辽阔总连在一起。

江水九道来自雪山流下来,千重青山横卧如剑阁。

灵瑟之声隐隐约约传来江上峰,鼓声近出冯夷宫。

乘鸾驾鹤啸叫同伴们,十洲三岛似乎相通连。

谁人醉后想要打碎这酒杯,谪仙不是仙还具有仙风。

横江孤飞感奇梦,后来又有苏轼来游。

祢衡、崔颢都是英杰人物,景物已经美好得差不多一半。

中书侍郎兴致勃勃时登高,欲起诸公校勘诗文词赋。

高歌寄送到难于理解,大抵百听不如一听胜。

扁舟何时依楼前停靠,晴日的湖岸应该认识你面庞。

却担心地主已不是你公,朝廷重臣应是老练之才。

何心骑鹤上扬州,自合乘槎溯天汉。

【赏析】

本诗为作者《登黄鹤楼》七律的第二首,此诗为作者借景抒怀之作,以黄鹤楼作为吟咏对象,表达了诗人对黄鹤楼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写诗人登上黄鹤楼后所见之美景,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黄鹤楼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黄鹤楼的赞美之情。

颔联写诗人登上黄鹤楼后所感受到的仙境之感,描绘了黄鹤楼的仙境之美,抒发了诗人对神仙般的黄鹤楼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神仙般的黄鹤楼的赞美之情。

颈联写诗人登上黄鹤楼后所看到的星空景象,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星空之美,抒发了诗人对夜空之美的喜悦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夜空之美的赞美之情。

尾联写诗人登上黄鹤楼后所听到的自然之声,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自然之声,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赞美之情。

全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黄鹤楼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黄鹤楼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