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又北风,今日非昨日。
草暗习家池,苔干谢公屐。

【注释】仲基:指谢灵运。次韵:即应和原诗的韵,用词不拘于原韵而另选一韵。杂思:杂乱的思绪。其四:此为第四首。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谢灵运《登池上楼》诗的应和之作,全诗十首都是以杂思为主题,表达了自己与前人的相似感受。

“南风又北风,今日非昨日。”起句写时光流逝之快。“南风”与“北风”,“今日”与“昨日”,相对而见,对比明显,突出了时间的迅速推移,同时也暗寓了世事沧桑之感。“南风”“北风”,既点明季节方位,也暗喻时势变迁;“今日” “昨日”,“又”字,既表现时间上的对比,同时也表现诗人心情的转折。从“南风”到“北风”,意味着诗人由盛夏的炎热转向深秋的清凉;由春暖花开转向萧瑟凄凉。这两句是说:“今天不是昨天,时光荏苒,岁月易逝,我不禁感慨万千。”诗人通过这一组意象,抒发了自己对时光飞逝、生命短促的感慨。

“草暗习家池,苔干谢公屐。”这是第二联,诗人把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景物。“草暗”、“苔干”二句,是说:草色已经昏暗,池塘边的小道变得荒凉,连那绿油油的苔衣也早已晒枯,不再有昔日的生机。“习家池”,据《晋书·谢安传》记载,晋朝人谢安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有别墅名“东山”。他常在池边漫步,吟咏赋诗。这里泛指一个美丽的池塘。诗人在这里描写的是一处幽静优美的景致。但如今,池塘荒废,草木凋零,苔藓干枯,无人问津,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徘徊。

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又巧妙地将自己置于其中,使景物与自己的心情相映成趣。同时,也借物抒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充满哲理和情感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态变化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