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千峰云覆垣,兰畦菊町地偏繁。
洗盂不厌山僧净,争席时闻野老喧。
涧底捞虾喂鹤子,花间聚蚁饲鸡孙。
卖将残卷完租税,清梦无惊吏到门。
《山居和陈元凯韵》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内容为:
日日千峰云覆垣,兰畦菊町地偏繁。
洗盂不厌山僧净,争席时闻野老喧。
涧底捞虾喂鹤子,花间聚蚁饲鸡孙。
卖将残卷完租税,清梦无惊吏到门。
注释:
- 日日千峰云覆垣:指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千座山峰环绕的城墙一般。
- 兰畦菊町:指的是兰花和菊花种植在田地上的样子。
- 洗盂不厌山僧净:形容山中僧人洗涤餐具时非常干净整洁。
- 争席时闻野老喧:指在山中听到老人之间的交谈声热闹。
- 涧底捞虾喂鹤子:指在山涧中捕鱼来喂食鹤子。
- 花间聚蚁饲鸡孙:指在花丛中聚集蚂蚁喂食鸡雏。
- 卖将残卷完租税:指卖掉剩余的书籍以偿还租税。
- 清梦无惊吏到门:意思是说,即使有人敲门,也不会因为被打扰而惊醒,因为他已经熟睡。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的隐居生活。首句“日日千峰云覆垣”,描绘出山中云雾缭绕、景色如画的画面。接着以“兰畦菊町地偏繁”来进一步描绘山中自然风光的丰富多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诗,“洗盂不厌山僧净,争席时闻野老喧”,则展现了他在山林中的生活情趣。无论是洗涤餐具还是聆听老人的交谈,他都乐在其中。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诗的后半部分,“涧底捞虾喂鹤子,花间聚蚁饲鸡孙”,则描绘了他与自然生物的和谐相处。他不仅能够捕捉到溪水中的虾,还能够让鹤子啄食,甚至还能让鸡雏聚集在花丛间觅食。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最后一句“卖将残卷完租税,清梦无惊吏到门”,则透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他卖掉书籍,完成了租金的支付,而且还能安然入睡,不会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生活的淡然和豁达。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