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见金华山,岁月阅人如逝川。
孤□□□五千里,复与山水相周旋。
朅来吴会浮□□,□庭下瞰神龙渊。
道场秀色接朝暮,有足未上高峰巅。
荒山五夜殷磷火,宝地一夕开青莲。
浮屠突兀倚天半,石磴百折何蜿蜒。
未将足力供眼界,痴坐且学山僧禅。
岂无篮舆捷飞步,亦有杖头沽酒钱。
劳人本欲息四体,何如一醉山中眠。
今晨登览颇自适,得意仰羡云中鸢。
劳生宇内已头白,百年几受忧患煎。
平生两足厌奔走,瘦筇独许登山便。
同行况有二三子,忽到绝顶心悠然。
蓬莱东望又清浅,一笑回首三千年。

【注释】①金华山:浙江的一处名山。②逝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逝去。③朅来:来到。④吴会:今江苏苏州一带,为春秋时吴国的都城。浮□□:乘船游览。⑤殷磷火:燃烧着的磷火。宝地:神仙居所。⑥荒山五夜:指山上夜间荒凉的景象。⑦青莲:佛教中象征清静、出世的莲花。⑧浮图:佛教塔,这里指山寺。⑨篮舆:用布或竹编的坐具。⑩杖头沽酒钱:买酒的钱。⑪劳人:辛勤的人。⑫适:适宜,舒服。⑬得意:称心如意。⑭仰羡:仰望羡慕。⑮劳生:劳累的人生。⑯瘦筇:形容身材瘦小。⑰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在山东烟台附近。⑱清浅:清深而浅薄。⑲一笑回首:一笑置之,不再回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道场山云峰追和东坡先生游径山诗韵的作品。此诗作于作者五十四岁时,当时他正宦迹京华,仕途坎坷,因此有感于自然之美而作诗。

首联“十年不见金华山,岁月阅人如逝川。”表达了对金华山美景的思念以及时光易逝的感慨。

颔联“孤□□□五千里,复与山水相周旋。”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间景色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朅来吴会浮□□,□庭下瞰神龙渊。”“朅来”意为突然而来,“□庭”即庭院,此处可能是指山中寺庙的庭院。诗人乘坐小船来到苏州一带游玩,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同时俯瞰着神龙渊这一壮观的景观。

尾联“浮屠突兀倚天半,石磴百折何蜿蜒。”描述了山中寺庙的壮丽景象,以及曲折回旋的山路。

最后两句“未将足力供眼界,痴坐且学山僧禅。”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也不忘修禅养性,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金华山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体验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