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商飙起,萧萧山月明。
小窗云影乱,无处觅秋声。
注释:
息斋:停斋,即在斋戒。风竹:风吹动的竹子发出的声响。
夜久商飙起,萧萧山月明。
夜晚时间长,商风刮起来了,山上的月亮又大又圆。
小窗云影乱,无处觅秋声。
小窗户里云雾缭绕,找不到秋天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自然风景的诗。第一句描述了夜晚时间的长久,第二句描绘了山上的月亮明亮的景象,第三句表现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第四句写找不到秋天的声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
夜久商飙起,萧萧山月明。
小窗云影乱,无处觅秋声。
注释:
息斋:停斋,即在斋戒。风竹:风吹动的竹子发出的声响。
夜久商飙起,萧萧山月明。
夜晚时间长,商风刮起来了,山上的月亮又大又圆。
小窗云影乱,无处觅秋声。
小窗户里云雾缭绕,找不到秋天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自然风景的诗。第一句描述了夜晚时间的长久,第二句描绘了山上的月亮明亮的景象,第三句表现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第四句写找不到秋天的声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
【注释】 ①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任夔州通判,时金人侵蜀。乾道六年(1170年)春,陆游奉诏出使金朝议和。在赴金途中经过四川,作《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 ②“干戈”句:言海中无战事。宁:平安。峤:山名,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 ③“有诏”二句:言征召司马文亮回朝,因未上奏而罢。司马文亮,字景行,号静翁,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市)人,绍兴进士,官至枢密院编修,后因事被贬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送人之金陵”意思是:送你到金陵去;金陵:今南京。首联是说,六代的都城建康在金陵,东南第一州是金陵。金陵,古地名,六朝时的建康,隋时改为江宁郡,唐改金陵府,宋升为行省。后因指今南京。颔联是说,你虽然没到过,但是清梦已经游览过。颔联的意思是:你虽然没到过,但清梦已经游览过
《题吴节妇诗卷》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吴节妇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忠贞不屈、高洁自守精神的崇尚和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四海归无地,一身从所天。 - "四海"指的是天下,这里指代了整个世界或国家;“无地”表示无法找到容身之地,形容处境艰难。 - “一身”指自己或自己这一生,这里强调了自己与世隔绝的孤苦境遇。 - “从所天”意即跟随天命或命运,表达出一种顺从命运
【诗句解读】: 1. 姚宋亡来事事新,一丘聊复避红尘。 - "姚宋"可能指宋朝的灭亡或衰落。"事事新"意味着一切事物都焕然一新。"一丘"是比喻,指一个角落或小地方。"聊复"表示姑且、权宜之计。"避红尘"意为逃避世俗的纷扰。 - 此句表达了一种对旧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新生活的适应和接受。诗人通过对比新旧时代的变化,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2. 劳生未悟梦中梦,举世皆忧身外身。 -
【注释】 1. 西风吹瘴海:指在海上用兵,瘴气弥漫。 2. 一炬烈戈船:形容战斗激烈。 3. 重耳袪犹在:重耳(春秋时晋国公子,后为晋文公)流亡在外时被秦穆公救过,后来他回国即位,成为霸主,“袪”是古代的一种剑,这里指宝剑。 4. 相如璧幸全:蔺相如以“玉壁”换回和氏璧的故事。 5. 衣冠争鼠伏:指朝廷中大臣们争权夺利,像老鼠一样躲藏起来。 6. 爵位半蝉联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幽”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答案】 (1) 春天来临,我总是起得早些,到山中幽静之处多做些事情; (2) 我常采药于山林深处,看云彩在山涧溪流之上飘移; (3)
【注释】 游智老寺次韵:游览智老寺并即兴作诗。智老,名不详,为当时一位隐者。 上方人不到:意谓此寺高在天上,常人不能到达。 岚气晓氤氲:指晨雾弥漫,山色迷蒙。岚,山间的云雾。 鸟道初无路:意谓通往寺院的小路如同鸟儿飞翔一样,没有踪迹。 僧居半是云:意谓僧人居住的地方一半是云雾缭绕。 青山空色相:意谓青山虽然有色有形,但因心静如水,所以色相皆空。空,佛教术语,指事物的本质和实质。 流水悟声闻
诗句原文: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 其五 天网开三面,民生亦少瘳。 釜鱼方假息,柙虎尚遗忧。 海曲闻休戍,淮南会寝谋。 伏波何见晚,甘作贾胡留。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天网开三面:比喻政治或社会形势开放,多方利益得以兼顾或平衡。 2. 民生亦少瘳:指人民生活虽然受到一定的困扰,但相对之前已有所缓解。 3. 釜鱼方假息:形容人处在危险或困境中暂时得到休息。 4. 柙虎尚遗忧
【注释】 1. 带甲:指全副武装的士兵。三郡:泛指三个郡,即扬州、益州和荆州一带。投鞭:用长柄的马鞭投掷出去,比喻一挥而就。梁:桥梁。人心异秦越:意谓人心不同,各如其主,如同不同的地域之人。天险谩金汤:意谓天险也不过是虚设,不能阻挡金汤般的坚固城防。谩:同“漫”,空自。火烈牙樯遁:意思是说火光照亮了船桅,战旗被风吹得飘扬。星驰羽檄忙:意思是说军情紧急,文书传递迅速。羽檄:羽毛做成的军符
转饷逾千里,屯兵费万金。 龙骧频失利,鱼腹半幽沉。 地势无夷险,人材有古今。 凄凉江汉咏,貔虎谩如林。 【注释】 转饷:运送军粮。 逾:超过。 屯兵:驻军。 费:耗费。 龙骧:指战船。龙骧是汉代名将马援的别号,此处借指战船。 失利:失败。 鱼腹:指被水淹的地方。 鱼腹半幽沉:比喻部分军队被水淹。 地势:地势。 无夷险:没有险阻和平坦。 人材:人才。 古:古代的人材。 今:当代的人材。 貔虎:貔貅
【注释】 1.张来仪:即张祜。 2.金华山:在浙江金华,相传晋道士葛洪曾炼丹于此山之东岩。 3.山居:隐居山林。 4.次韵:即和韵,依原诗的韵律和声调而作的诗。 5.绿苔:指青苔,一种生长于潮湿阴暗处的苔藓类植物。 6.理归屐:整理鞋底,准备返回。 【赏析】 《闻说山中路,经年断客行》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写山中小路、山中人、山间景以及与山中人的交往等情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村图卷
【注释】 1. 钩勒:指画。 2. 夹竹梅:一种花,有红、紫两色。 3. 美人:这里指所思念的人。 4. 隔秋水:指远隔千里。 5. 赠我金错刀:赠送一把金色的刀。“金错”即金错刀,是一种铜铸工艺品。 6. 青鸟使: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能为人们传达信息。 7. 应琼瑶:意为希望如玉一般的纯洁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秋天思念远方的人,对方赠送了一把黄金制作的刀给他作为礼物
注释 万里江南客,思乡无限情。 白头谁作伴,清夜读书声。 译文 远在他乡的客人,思念家乡的心情无限深沉。 到了年老的时候,谁来陪伴我呢? 在寂静的夜晚,只有读书的声音陪伴着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万里江南客,思乡无限情"两句直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白头谁作伴,清夜读书声"两句则描绘了他孤独的生活状态。"清夜读书声"更突出了他的孤独和寂寞,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继续前行
注释:香奁中的好诗句,知道是旧时的王孙所作。 留得风流在,生绡见墨痕。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张氏隐居诗后》,全诗通过赞赏张氏的才学和作品的风格,表达了对张氏及其同道的敬佩之情。首联“香奁佳句好,知是旧王孙”,以香奁中佳句比喻张氏的才华横溢,又以“知是旧王孙”暗示其家学渊源深厚。颔联“留得风流在,生绡见墨痕”,赞美了张氏的作品留传千古,墨迹犹新。颈联“诗篇多讽兴,字字尽珠玑”
斜日江村外,苍茫片雨秋。 披图忽相忆,曾上岳阳楼。 注释与译文 注释 - 斜日江村外:太阳即将落山时,江边的小村庄在远处显得模糊而宁静。 - 苍茫片雨秋:秋天的傍晚,天空中飘洒着朦胧的细雨,给大地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哀愁。 - 披图忽相忆:打开画卷,忽然间想起了过去的事情或人。 - 曾上岳阳楼:曾经登上过岳阳楼,这里可能是诗人回忆过去的地方。 译文 斜阳下的江边小村
``` 涧底云根湿,林稍风叶鸣。 何时明月夜,来此听秋声。 诗句释义 - 涧底: 描述的是山谷中的水流,涧是小溪的意思。 - 云根湿: 形容山涧的水流经过岩石露出的根部,水气使得岩石部分湿润。 - 林稍: 稍微指的是树木的顶端或较远的枝头。 - 风叶鸣: 风吹过树林时,树叶相互摩擦发出沙沙的响声。 - 明月夜: 在月光明亮的夜晚。 - 听秋声: 在秋天的夜晚,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