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说桃源别有天,人间无地息尘缘。
黄粱未觉三生梦,白日难谋一醉眠。
浮世秪今方尚白,故人何日共谈玄。
山林已遂幽栖志,底用烧丹更学仙。

童冀的《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其二十三》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感悟的诗作。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1. 谩说桃源别有天,人间无地息尘缘
  • 字面意思:诗人在这里提到“桃源”是一个理想的境地,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像桃花源这样的地方。
  • 深层含义: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通过对比“桃源”与“人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认识。
  1. 黄粱未觉三生梦,白日难谋一醉眠
  • 字面意思:这里提到了“黄粱”和“三生梦”,黄粱指的是一种谷物,传说煮这种谷物可以使人忘却前世今生。而“三生梦”则是指前世、今世和未来三世的梦。
  • 深层含义:诗人用“黄粱未觉三生梦”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梦境般的虚幻,暗示了人生如梦,不应过于执着于世俗的追求。而“白日难谋一醉眠”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逃避现实的渴望。
  1. 浮世秪今方尚白,故人何日共谈玄
  • 字面意思:这里的“浮世”指的是世间的名利和喧嚣,“尚白”则是形容现在的社会风气偏向于追求功名利禄。
  • 深层含义:诗人认为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人们应该保持一颗清净之心,不被世俗所污染。而“何日共谈玄”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探讨真理的向往。
  1. 山林已遂幽栖志,底用烧丹更学仙
  • 字面意思:这里的“烧丹”指的是炼丹术,是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修行方法。
  • 深层含义:诗人通过“山林已遂幽栖志”表达了自己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不再追求外界的名利。而“底用烧丹更学仙”则表明诗人认为追求外在的修行并不能真正解决内心的困扰,反而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这首诗通过对“桃源”、“黄粱”、“三生梦”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既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是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