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薪未觉涕先流,销印无从借箸筹。
台阁望隆中执法,宫闱政仰大长秋。
乘舆北幸严时狩,带甲东征尽贵游。
何日皇威清海岱,五湖能复逐扁舟。

这首诗是杜甫的《次德希感时韵二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 寝薪未觉涕先流(寝:睡觉): 在准备烧柴火时没有睡着,泪水就已经流下来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不安。
  • 销印无从借箸筹(销印:销毁印章): 因为政治上的失败,无法像以前一样通过销毁自己的印信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失望和无奈。
  • 台阁望隆中执法(隆中: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在朝堂上,看到朝廷中的官员们都在执行法律,这让我想起了隆中对诸葛亮的嘱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法治的重视和期望。
  • 宫闱政仰大长秋(宫闱:皇宫内部): 在宫廷中,皇帝需要依赖那些有权威的人来管理国家事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忧虑。
  • 乘舆北幸严时狩(乘舆:皇帝的马车): 皇帝的车驾向北巡游,进行严格的狩猎。这句话描绘了皇帝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的政治状况。
  • 带甲东征尽贵游(带甲:身披铠甲): 士兵们都奔赴前线,而那些享受特权的人却过着奢侈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社会不公的批评。
  • 何日皇威清海岱(海岱:山东半岛一带): 什么时候才能让皇帝的威望清除这片海域,恢复国家的和平与安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担忧。
  • 五湖能复逐扁舟(五湖:指太湖): 如果能像过去一样,能够乘坐扁舟去游览五湖美景就好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对国家政治局势、社会不公和个人理想的感慨的作品。通过对自己生活和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法治、皇帝权力、社会不公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