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非未皆非,今是未皆是。
是非皆茫昧,宁知誉与毁。
毁于我何悲,誉于我何喜。
时对无极翁,翛然鸣绿绮。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态度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和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昨非未皆非”意思是说过去的错误没有全部改正,现在的正确也不是完全正确的。“今是未皆是”意味着现在的是正确的,但还没有完善。“是非皆茫昧”,表示对是非、善恶的迷茫。“宁知誉与毁”,表示对于赞誉和诋毁都不在乎。“毁于我何悲”,表示如果被毁谤,也不会悲伤;“誉于我何喜”,表示如果被赞誉,也不会欢喜。“时对无极翁”,指在无为先生面前自得其乐。“翛然鸣绿绮”,意为悠然自得地弹奏着绿色琴弦,表现自己超脱世俗,不问世事的闲适心情。
【答案】
译文:
昨天的过错错误并没有完全改正,今天的对错也未必全对。对错都是模糊不清,哪知道赞誉还是诋毁。
被毁谤又有什么可悲,被赞誉又有什么可喜。无为先生面前我悠然自得,悠然自得地弹奏着绿色琴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一种超然的态度。诗的开头两句就点明了人生的一个特点,即“昨日已去不可追,今日方生尚未齐”。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昨日的过错错误并没有完全改正,今天的对错也未必全对,对错都是模糊不清,哪知道赞誉还是诋毁。因此诗人认为被毁谤又有什么可悲,被赞誉又有什么可喜。诗人的这种态度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第三句“时对无极翁”,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这种态度。“无极”,即无极门,道家的一个流派,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界限。诗人在这里以“无极”来比喻自己,说明自己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名利观念,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尾联“翛然鸣绿绮”,更是体现了诗人这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心情。绿绮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弹奏琴曲的情景。诗人在这里以绿绮来比喻自己的闲适心情,说明自己在弹琴的时候已经忘记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饮酒时的心情,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一种超然态度,也体现了他追求超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