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四面合,水道一支通。
乱石东西岸,惊涛上下洪。
懋迁充国用,疏凿仰神功。
使馆劳晨爨,征帆快午风。

【注】吕梁:在山西,黄河上游,为山西省的南界。洪:大水。管洪王:明朝永乐年间曾派官员来此视察治理水患。主事:主管某一项事务。

【赏析】这是一首记叙诗兼写景诗。全诗以“山形四面合,水道一支通”开篇,点明地点,并勾画了一幅雄峻的山水图画;“乱石东西岸,惊涛上下洪”描绘出一幅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江河画面;“懋迁充国用,疏凿仰神功”写出治理水患,造福人民的伟大功绩。

首联“山形四面合,水道一支通”,是说吕梁山脉如四堵屏风,环抱着吕梁山区,而一条河流像长虹一般从山间流过。这里既写出了吕梁地势的特点,又点出了吕梁的险要形势。

颔联“乱石东西岸,惊涛上下洪”,描写的是吕梁河的壮观景象。“乱石”指的是河道两侧的岩石,由于水流冲击,它们已经变得凌乱不堪,形态各异。而“惊涛”则是形容河水奔腾澎湃,浪花飞溅,声势浩大。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吕梁河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颈联“懋迁充国用,疏凿仰神功”,“懋迁”指的是运送货物,“疏凿”则是指挖开渠道以便运输。这两句诗表达了治理水患,造福人民的伟大功绩。吕梁河的水患一直是一个困扰当地居民的问题,但经过治理后,不仅解决了水患问题,而且还能保证国家的物资供应,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这里的“神功”指的是治理水患的高明技艺和智慧。

尾联“使馆劳晨爨,征帆快午风”,描绘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和船只在风中航行的情景。这两句诗既反映了治理水患后的繁忙景象,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这也表明了治理水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和汗水。

整首诗通过对吕梁河的描绘和对治理水患的歌颂,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