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收战后,洗马向晴波。
髀肉加鞭久,腰痕受箭多。
敌兵愁弃甲,征戍喜投戈。
旧迹无寻处,沙头剩绿莎。

注释:

  1. 山前收战场后,洗马向晴波。
  2. 髀肉加鞭久,腰痕受箭多。
  3. 敌兵愁弃甲,征戍喜投戈。
  4. 旧迹无寻处,沙头剩绿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和人物的情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第一句“山前收战场后,洗马向晴波”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情景,山前已经没有战争的痕迹,洗马正在向着晴好的水面走去。这里的“洗马”是指古代的一种官员,负责清理战场,清除尸体,准备祭祀等活动。而“晴波”则是指晴朗的水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髀肉加鞭久,腰痕受箭多”则是对战争带来的身体伤害的描述。这句话中的“髀肉加鞭久”是指长时间的骑马作战,导致大腿上长出了厚厚的肌肉。而“腰痕受箭多”则是指战争中受到的箭伤。这些描述都反映了战争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伤害。
    第三句“敌兵愁弃甲,征戍喜投戈”则是对战争中士兵的心理变化的描述。这句话中的“敌兵”是指敌军的士兵,他们在战争中会感到非常恐惧和不安。而“征戍喜投戈”则是指士兵们在战争中放下武器,感到安全和解脱。
    最后一句“旧迹无寻处,沙头剩绿莎”则是对战争过后的荒凉景象的描绘。这句话中的“旧迹”是指过去的痕迹,而现在却已经找不到了。而“沙头剩绿莎”则是指沙地上只剩下了绿色的草。这些描述都反映了战争过后的荒凉和寂静。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