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陵上松,下有千岁苓。
采之欲相赠,为君延修龄。
道远不可致,物薄谁为珍。
临风空伫立,叹息此微诚。
【解析】
此诗首联“峨峨陵上松,下有千岁苓。采之欲相赠,为君延修龄。”写诗人从陵上松树和下面千年茯苓联想到王东崖先生。松柏长青,象征先生高洁的品格;千年茯苓,象征先生长寿。颔联“道远不可致,物薄谁为珍。临风空伫立,叹息此微诚”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颈联“道远不可致,物薄谁为珍。临风空伫立,叹息此微诚”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敬慕之情。尾联“此微诚”即诗人对王东崖先生的一片心意。
【答案】
①“峨峨陵上松”,诗人仰望陵墓上的松树,想到它苍翠挺拔,枝叶繁茂,象征着王东崖先生高洁的品格。②“下有千岁苓”,诗人看到山下生长着千年茯苓,又想到它质地坚硬,可以入药,象征着王东崖先生高寿。③“采之欲相赠,为君延修龄。”“采之”是说采摘松枝和茯苓。“君”指王东崖。“延修龄”即祝愿王东崖能够延年益寿。④“道远不可致,物薄谁为珍。”道远难致,指王东崖年事已高,人世沧桑,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亲如兄弟般地交往了。物薄谁为珍?意谓王东崖虽贵为宰相,但地位崇高,一般人很难见到他,何况又是“物薄”呢!⑤“临风空伫立,叹息此微诚。”面对这苍天白日,诗人站在陵墓前怅然凝望良久,内心感慨万千。“此微诚”是指诗人对东崖先生一片诚挚的感情,希望他能多活几年。⑥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临别之际,以松柏、茯苓为喻,表达了他对东崖先生的崇敬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