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缥缈倚云成,西望名山势若平。
太液扬波晴亦雨,天门返照夜还明。
相逢李杜饶新句,几遇金兰感旧盟。
安得乘风凌绝顶,紫霄长听步虚声。
【注释】
同李杜二使君:指与李杜两位诗人一同登上望太和山(今安徽黄山)的楼。李杜,即李白、杜甫,当时分别在长安和洛阳。二使君,指诗人的朋友李白、杜甫。名山,指太和山。势若平,形容太和山高峻挺拔。
扬波晴亦雨,返照夜还明,天门:《山海经》载:“天之东隅日之所出者,有赤帝之子名曰春分,乘两龙夹牵舟船。”《列子·汤问》:“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舞而不下也。”天门,神话中神人出入的门。《史记·项羽传》:“天门始开。”
几遇金兰:指与李白、杜甫相识相交,并结为知己。感旧盟:指与李白、杜甫的友谊深厚。安得:如何能。乘风凌绝顶:指攀登到山顶。步虚声:道教称天上仙人步行时所发的声音。
【赏析一】诗的前两句写登望太和山的壮阔景色。“危楼缥缈倚云成”,是说望见太和山上楼高耸入云,仿佛在云端上,令人心旷神怡。“西望名山势若平”,则突出了太和山的巍峨高峻,使人惊叹。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太和山的高峻雄奇,又写出了诗人对太和山的赞美之情。
“太液扬波晴亦雨,天门返照夜还明”两句,写望见太和山上的美景。“太液扬波晴亦雨”中的太液池,即昆明池,在长安城东南。《三辅黄图.宫苑》载:“昆明池……周回四十里,中有蓬莱凫岛……”池水澄碧如练,波光粼粼,如晴日之云霞,似阴雨之日霭;“天门返照夜还明”,是说夕阳映照太和山的门户,犹如天门洞开,夜幕降临时,门户依然明亮。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太和山顶的美丽景色,又表现出诗人对太和山的喜爱之情。
第三联两句是诗人与李白、杜甫相识相交后,感慨万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相逢李杜饶新句”中的李杜,是指李白、杜甫;“饶新句”中的新句,指新创佳句。意思是:我与李白、杜甫相见时,他们给我的新诗句很多。“几遇金兰感旧盟”中的金兰,是朋友的代称;旧盟,指过去结下的友情。意思是:我与李白、杜甫相遇时,我深感旧情难忘,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第四联两句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愿望。“安得乘风凌绝顶”,意思是:我怎样才能乘风直上太和山顶?“安得”二字表现了诗人迫切想见到太和山顶的心情。“紫霄长听步虚声”中的紫霄,是道教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神仙们常常在那里修炼。“步虚声”,即神仙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意思是:我怎样才能聆听到仙界传来的步虚声?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与李白、杜甫相见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太和山的热爱以及与李白、杜甫结下深厚友谊的感慨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渴望乘风直上太和山顶,聆听到仙界传来的步虚声的愿望。全诗意境开阔,气势豪放,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