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从清梦忆梅仙,杖履寻幽破晓烟。
奇石尚馀高士节,寒花犹得野人怜。
乍看青过春塘草,却怪香生陆地莲。
我有幽情怀隐去,蹉跎还负入山年。
注释:
- 梅花和尚塔:指的是与梅花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塔。
- 清梦忆梅仙:在梦中回忆起梅花仙子。
- 杖履寻幽破晓烟:拿着拐杖,寻找幽静的地方,清晨的烟雾弥漫。
- 奇石尚余高士节:奇特的石头仍然保持着高尚的气质。
- 寒花犹得野人怜:寒冷的花依然得到了野人的喜爱。
- 乍看青过春塘草:乍一看,它的颜色超过了春天的池塘中的草。
- 却怪香生陆地莲:却觉得香味在陆地莲上产生。
- 我有幽情怀隐去:我有深深的情感要隐藏起来。
- 蹉跎还负入山年:蹉跎岁月,辜负了隐居的年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梅花和尚塔和周围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每从清梦忆梅仙,杖履寻幽破晓烟。”诗人在梦中回忆起梅花仙子,拿起拐杖去寻找幽静的地方,清晨的烟雾弥漫中,他的身影出现在了塔前。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感觉。
颔联“奇石尚余高士节,寒花犹得野人怜。”诗人赞美了梅花和尚塔旁的奇石,它们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气质,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而寒花也得到了野人的怜爱,它们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不受人为的束缚。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颈联“乍看青过春塘草,却怪香生陆地莲。”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景象:初看时,青草的颜色超过了春天的池塘中的草;然而仔细观赏后,却发现陆地莲散发出了独特的香气。这种对比使得景色更加生动鲜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感悟。
尾联“我有幽情怀隐去,蹉跎还负入山年。”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感慨。他心中有一份深深的情感要隐藏起来,但遗憾的是,岁月蹉跎,辜负了隐居的年华。这里的“蹉跎”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遗憾,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和尚塔的美丽景色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