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川练绾金铃,云母空青嵌翠屏。
欲向牵牛观织女,天河西畔望南星。
注释:
兔丝川练:形容女子的眉毛像丝一样柔美。绾金铃:用金环系住。云母空青嵌翠屏:在屏风上镶嵌着云母和青玉(碧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女子形象,她的美丽如同天上的星星,让人陶醉。她的眉如兔丝般柔美,眼似云母般璀璨。她的手中有金色的金铃,耳畔有翠绿色的屏风。她站在天河畔,遥望着牵牛星与织女星,期待着七夕的到来。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浪漫气息。
兔丝川练绾金铃,云母空青嵌翠屏。
欲向牵牛观织女,天河西畔望南星。
注释:
兔丝川练:形容女子的眉毛像丝一样柔美。绾金铃:用金环系住。云母空青嵌翠屏:在屏风上镶嵌着云母和青玉(碧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女子形象,她的美丽如同天上的星星,让人陶醉。她的眉如兔丝般柔美,眼似云母般璀璨。她的手中有金色的金铃,耳畔有翠绿色的屏风。她站在天河畔,遥望着牵牛星与织女星,期待着七夕的到来。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浪漫气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静海观音寺住宿时所作,表达了他与侯福的深厚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皇华千里外,何意此相逢。 - 注释:皇华,即皇家使者的意思,这里指代朝廷使者。千里外,形容距离遥远。何意此相逢,意为“为什么在这里遇见”,表达了诗人对此次相遇的惊喜和意外。 - 赏析:“皇华”暗示着使者的身份,通常代表着朝廷的使命或外交事务;“千里外”则强调了距离的遥远,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涿鹿道中 远树孤城出,高原四望遥。 山从平地起,雪到暮春消。 细草承雕辇,垂杨拂御桥。 愁连易水上,风色正萧萧。 注释: 1. 远树孤城出,高原四望遥:远处的山峰在平原上显得孤立,而四周的高原又如此遥远。 2. 山从平地起,雪到暮春消:山上的积雪在春天的暮色中逐渐融化。 3. 细草承雕辇,垂杨拂御桥:细嫩的草地承受着华丽的车辇,垂柳轻拂着皇家桥梁。 4. 愁连易水上,风色正萧萧
诗句逐句释义 1. 驾发临城 - 皇帝的车队出发前往临城。 2. 鸡鸣寒漏彻 - 天还未亮,但听到鸡啼声已经十分清晰,同时感受到寒冷,时间仿佛在寒冷中流逝。 3. 车驾发临城 - 皇帝的车队出发,开始前往临城。 4. 残月千山曙 - 虽然天色已微明,但天空中仍残留着月亮的余晖,照亮了千山。 5. 浮沙一路平 - 道路两旁是平坦的沙滩,随着车辆前行而逐渐变宽。 6. 云光随凤辇 -
诗句释义 1 南游归旧国,东去海溟溟:诗人向南游历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然后向东行至浩瀚的大海。这里的“溟溟”形容大海的辽阔无边,象征着旅途的壮阔和心灵的宽广。 2. 积水天边白,连山岛外青:描述的是海面上积水反射着天边的光线,显得清澈透亮;远处连绵的群山与岛屿,在水汽蒸腾中呈现出一片青翠之色。 3. 春帆向日去,夜梵有龙听:春天时,帆船随着太阳升起扬帆远航;而在夜晚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晓渡滹沱水,旌旗夹路长。 - 【注释】晓渡指的是黎明时出发渡河,滹沱河是古代的一条河流。旌旗是指军旗下飘扬的旗帜。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大军在清晨出发渡河的场景,旌旗在道路两旁延伸开去。 - 【译文】清晨时分,大军渡过滹沱河,旌旗在道路上绵延不绝。 2. 风喧疑作雨,雾重不成霜。 - 【注释】风喧指风吹的声音大而响亮,好像在下小雨。雾重则意味着浓雾弥漫。成霜是指天气寒冷
《铜城》 野烧荒原外,寒云大泽中。 马嘶知驿近,驼吼欲生风。 碧草沙堤出,红桥涧水通。 遥看行殿近,旗影夕阳红。 注释: 1. 野烧荒原外:荒野上的草木燃烧起来,远处的荒原映入眼帘。 2. 寒云大泽中:寒冷的云朵笼罩在大泽之中,给人一种肃穆而深远的感觉。 3. 马嘶知驿近:听到远处传来的马嘶声,就知道驿站已经接近了。 4. 驼吼欲生风:骆驼的叫声仿佛能吹起一阵风,形象地描绘出了骆驼的雄壮和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对所给的诗句进行解读,最后再进行赏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和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银床碧水陈遵辖”是第一句,意思是说,江上的梅花映着酒杯,我独自在船上饮酒,想起与你分别已十年,不禁泪满衣襟。第二句是“别来还忆十年时”,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把与赵公复分别的时间点明为“十年”之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赏析: 玉泉垂虹: 这句诗描述了玉泉的瀑布像一条垂落的水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玉泉"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泉水,而"垂虹"则是指水从高处垂下形成的彩虹形状。 跳珠溅玉出岩多: 这句诗描述了水瀑如珠如玉,溅起的水花如同宝石般美丽,并且数量众多。"跳珠"形容水滴飞溅的样子,"溅玉"则用来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以下是对曾棨的《异果曾因释老知,喜看嘉实出京师》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异果曾因释老知: - 异果:指频婆果,一种奇异的水果。 - 曾因释老知:曾经因为佛教(释教)而了解或知晓。这里指的是通过佛教的传播,人们开始了解到这种水果的存在和特性。 2. 喜看嘉实出京师: - 嘉实:美好的果实。 - 出京师:出现在京城,即现在的地方。这里指的是频婆果的美味被广泛品尝。 3. 芳腴绝胜仙林杏: -
【注释】: 1. 新秋:即秋天。有怀,有所思念。和时彦韵:和诗人时彦的诗作韵。 2. 天外:天空。凉风起:凉风开始吹拂。 3. 浮云似水流:浮云像流水一样飘移。 4. 银河初转夕,珠斗迥移秋:银河开始在傍晚移动,星星像珍珠一样闪烁,秋天的景色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5. 凯奏边城净:胜利的消息传来,边城的治安得到了改善。 6. 寒惊旅客愁:寒冷的天气让旅途中的人们感到忧虑。 7. 人情同社燕
【注释】: 牡丹和芍药斗艳争春,转眼之间又开花又落花。 我不认识路边的千里马,遇到人时只能空问紫红色的马车。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牡丹芍药斗艳争春的景象,同时借物喻人,表现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牡丹芍药比作道傍的千里马和紫荷车,形象生动。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的感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泽兰憔悴菊花黄,紫苑萧萧百草霜。 泽兰:一种植物,叶子细长,花白色。 憔悴:形容人或物显得衰弱、消瘦。 菊花黄:指秋天的菊花,颜色为黄色。 紫苑:一种植物,叶子紫色,花朵紫红色。 萧萧:形容风声,也用来形容草木凋落的声音。 百草霜:指各种草本植物在寒冷天气下结成的白色结晶。 译文: 泽兰已经变得干枯枯萎,秋菊也失去了往日的鲜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歌的主要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机上流黄锦轴空”意为:机上放着黄绸织成的卷轴,但已空无所有。“珍珠帘箔夜防风”,珍珠帘箔在夜里挡着风,不让它进入。“金藤不系相思梦”意为:金藤不会系住相思的梦境。“飞去飞来续断中”意为:飞去飞来像续断一样不断。“机”指织机的机杼声。 【答案】 机上流黄锦轴空
注释: 1. 岂䓻梢头减却春,茜根红袖为谁新:难道桃花梢头少了春天的气息吗?还是红花的衣袖为谁而鲜艳? 2. 假令百合天花粉,难遣容颜白玉匀:就算有像百合花一样的花粉能让人容光焕发,也难以掩饰住容颜如白玉般洁白。 赏析: 这首诗以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珍视。首句“岂䓻梢头减却春,茜根红袖为谁新”描绘了桃花梢头的春天气息和红花的衣袖,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洞前竹叶间桃花:描述在药房门前,竹叶之间盛开着粉红色的桃花。桃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寓意新生和希望。 2. 洞里菖蒲杂麦芽:描绘了在药洞内部,菖蒲和麦芽交织的景象。菖蒲象征洁净与健康,麦芽则暗示生长和活力。 3. 欲觅仙方无槁本:表达了寻找神奇药物但苦于找不到其根本(即药方)的心境。反映了求医问药之人对治愈疾病的渴望和无奈。 4. 不知谁解炼丹砂
注释: 太液池的水清澈如镜,映照着白莲的素净容颜。白莲穿着华丽的衣服,像水晶宫殿一样晶莹剔透。月色朦胧,无法找到白莲的颜色,只能相信它的香气飘遍十里之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白莲画卷。首句“太液澄波濯素容”,以太液池的清水为背景,描绘出白莲的素净容颜。第二句“玉衣垂影水晶宫”,则进一步描绘了白莲的华丽形象,如同在水晶宫中翩翩起舞。第三句“月明无处寻颜色”,以月夜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