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屋黄茅烂,栖禅已十春。
更无孤鹤伴,且免众狙嗔。
天地宁私我,溪山不假人。
四分僧律在,吾自率吾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分析:

山居漫言 - 诗的开头,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漫言”意味着随意谈论,没有特定的目的或意图。

板屋黄茅烂,栖禅已十春。- “板屋”指的是简陋的房屋,”黄茅”是指屋顶上覆盖着黄色的茅草。”栖禅”指的是隐居修行,”已十春”表示已经十年了。这里表达了诗人在简陋的环境中修行十年的经历。

更无孤鹤伴,且免众狙嗔。- “孤鹤”指的是孤独的鹤,象征着诗人的清高和超脱;”众狙”指的是众多的攻击和诋毁。”更无”表示更加;”且免”表示避免或者免除;”狙嗔”指的是愤怒的指责。这里表达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得到了更多的宁静和清净,避免了他人的攻击和指责。

天地宁私我,溪山不假人。- “天地宁私我”指的是天地之间不会偏袒某个人;”溪山不假人”指的是大自然不会因为人类的干预而改变。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四分僧律在,吾自率吾真。- “四分僧律”指的是佛教中的戒律,分为四个部分,这里可能指的是僧人的戒律;”吾自率吾真”指的是我遵循自己的真实本性。这里表达了诗人坚持自我,不受外界干扰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对比修行生活和世俗生活,诗人展示了自己的清高和超脱。同时,他也强调了自己遵循内心真实本性的决心。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和修行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