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艇秋湖渔者稀,船头船尾雪鸥飞。
偶然放到茅庵畔,载得白头僧共归。
【注释】野航:即“野渡”。泛:乘船。渔者稀:指捕鱼人较少。茅庵:简陋的茅草房。僧:僧人。载:运载。
译文:秋天湖上野渡上很少看到打鱼的人,船上船尾飘飞着雪花。偶然将船放到了简陋的茅庵旁边,载着一位头发花白的僧人一起回家。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深秋时节泛舟于湖上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湖中少人而鸥鸟多、船边有僧以及船归茅庵的情景,表达了出世的思想,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泛艇秋湖渔者稀,船头船尾雪鸥飞。
偶然放到茅庵畔,载得白头僧共归。
【注释】野航:即“野渡”。泛:乘船。渔者稀:指捕鱼人较少。茅庵:简陋的茅草房。僧:僧人。载:运载。
译文:秋天湖上野渡上很少看到打鱼的人,船上船尾飘飞着雪花。偶然将船放到了简陋的茅庵旁边,载着一位头发花白的僧人一起回家。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深秋时节泛舟于湖上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湖中少人而鸥鸟多、船边有僧以及船归茅庵的情景,表达了出世的思想,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注意把握全诗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记得天台路,犹然似梦中。”诗人对天台山的道路记忆犹新,仿佛仍如梦中所见。这两句是写天台的山水景色,用一个“犹”字,表明诗人对天台山的记忆已很模糊了,但那山中景色却历历在目,宛如梦境一般。 “履声山答响,锡影涧浮空。”这两句是说,诗人走在崎岖的山路中,听着脚下的脚步声和四周的回声,好像在山中回荡;而从锡杖上反射出的光线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黄贞父的,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楼开鹫岭北,门对浙江濆”,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鹫岭北和浙江濆都是地名,用在这里,既突出了地理位置的美丽,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楼”和“门”是建筑的组成部分,用在这里,既形象地描绘出了建筑的规模,也暗示了这是一处重要的场所,可能是友人居住的地方。“鹫嶺”是一座著名的山峰,位于浙江省北部,而“浙江濆”则是浙江的一段
过天放庵 结茅野田外,犹自苦逢迎。 遂拟径常塞,不容人暂行。 日高僮仆睡,花落鸧鹒鸣。 竹户忆曾启,饭僧炊午羹。 注释: 1. 过天放庵:经过天放庵。 2. 结茅野田外:搭建茅草屋在郊外。 3. 犹自苦逢迎:仍然苦苦迎合别人。 4. 遂拟径常塞:打算直接进入。 5. 不容人暂行:不允许别人暂时停留。 6. 日高僮仆睡:太阳高照的时候仆人睡着了。 7. 花落鸧鹒鸣:花朵落下,黄鹂鸟鸣叫。 8.
译文: 我读了简道可法的咏诗,不禁为之倾倒。 这首诗言外寄托了微妙的主旨,拙朴中蕴含着深奥的智慧。 咏歌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赏识的人应该不会少。 当我年壮时,却无法施展我的抱负。 我遁迹于这湖山之间,如同鸥鸟一般忘却机心。 白云飘荡,我在其间与往还,童子们围绕着我。 长者尚未弱冠,次者已白发苍苍。 还有六七人,他们的智慧更加稚嫩。 有时候我会看师傅的出招,他可能是在打斗草或者练剑。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高启,题目为《湖上聊斋》和《题梁生湖上聊斋》。 诗句释义: 1. 聊斋并湖寺,鱼鸟亦高情。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聊斋湖畔与湖寺相邻,鱼儿鸟儿也显得非常惬意。” - “聊斋”指的是聊斋志异,这是一本著名的志怪小说集,作者为清朝文人蒲松龄。 - “并湖寺”可能是指与湖相连的一座寺庙,这里的“湖寺”可能指的是聊斋湖上的那座寺庙。 -
注释: 1. 题履实上人新居:题字于履实上人的新房。履实则名行,上人即上人。 2. 头陀冢闲住,鬼食夜常分:头陀为古时出家人之称,此处指僧人。冢为墓地之意。鬼食,比喻僧人的吃穿都由他人供给。这里写诗人自己生活清苦。 3. 密行许谁识,微言期自闻:密行,秘密的行为;微言,微妙的言论、深奥的道理。意思是说,我的行为隐秘,别人可能不理解,但我所说的话都是深奥的道理,希望你们能听到并理解它们。 4.
诗句释义: 范涵辉舟中同叔遂照渊赋 舟稳客贪载,心闲水益空。 翻从迷误所,得趣烟波中。 花乱触飞鸟,草腥过钓翁。 习知云厂路,犹惑浦西东。 译文: 在船上安稳舒适,客人贪恋着船的安稳,内心宁静如水更显空旷。 突然迷失了方向,却在这迷雾中找到了乐趣,在烟波浩渺中得到了自由。 花朵纷乱地触动了飞翔的鸟儿,草木的气息混杂在鱼钩旁,钓鱼的老人也被这些气息所迷惑。 熟悉了那片云海之路
新柳 谩说隋堤斗早春,还应妒杀楚宫人。 一时看去青于眼,几处愁来翠欲颦。 夜雨尚怜胜不得,东风只管舞教频。 更堪亭外旋攀折,那有长条拂水滨。 注释: ①谩说:空说、白白地说。 ②隋堤:即隋炀帝修建的汴河大堤,位于河南开封市南面,为当时隋朝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与东都洛阳之间的交通要道。 ③应:应当。 ④妒杀:形容嫉妒。 ⑤青于眼:形容景色美丽得令人陶醉。 ⑥几处:几处地方。 ⑦夜雨
【注释】唐污甫:即张九龄。再过:重来。越客:指诗人自己,因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做官时曾作《送别南归越客》诗。岁五移:年复一年。鹿田祠:在今安徽泾县西南。栖迟:停留居住。身谁屈:谁委屈了他?饥寒心自知:饥寒交迫,心里明白。远涧竹泉秋后别:秋末,从远处涧中传来的泉水声。孤峰云径晓来思:清晨,从山中云雾缭绕的小路上走来,思绪万千。所嗟:感叹。咫尺:很近。见:见面。稀相见:见面很少。君若还山那可期
【注释】: 元微:即元稹。水亭:水边的亭子。凡上人:即凡夫,指诗人的朋友。怜字:指《法华经》中所说的“怜爱一切众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元稹在秋日邀集朋友到水亭同游,并赠给朋友一诗。诗的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水边小亭、落花满径和荷花盛开的景色;接着两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依恋之情;最后两句写意,表现了作者对朋友重来时的期盼。 首联“叶落欲埋径,萍开为进船”以落叶与浮萍的飘荡
注释: 两岸的芙蓉花竞相开放,颜色鲜艳如红。 水边芦苇容易受到秋风的吹拂,摇曳生姿。 翠鸟们各自找鱼吃,分别占据枯荷在水面上俯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画卷。首句“两岸芙蓉色竞红”,用“芙蓉”比喻秋天的荷花,形象地描绘出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荷花盛开的景象,色彩斑斓,如同锦绣般绚丽多彩。第二句“蒹葭容易起秋风”,以蒹葭比喻秋天的芦苇,描绘出秋风轻抚之下的芦苇摇曳生姿
译文: 我读了简道可法的咏诗,不禁为之倾倒。 这首诗言外寄托了微妙的主旨,拙朴中蕴含着深奥的智慧。 咏歌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赏识的人应该不会少。 当我年壮时,却无法施展我的抱负。 我遁迹于这湖山之间,如同鸥鸟一般忘却机心。 白云飘荡,我在其间与往还,童子们围绕着我。 长者尚未弱冠,次者已白发苍苍。 还有六七人,他们的智慧更加稚嫩。 有时候我会看师傅的出招,他可能是在打斗草或者练剑。
【注释】 ①南庵:寺院名。南野:指南方的田野,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②欣:高兴。 ③室中晤言稀:在屋里谈话很少。 ④树下坐忘独:坐在树下,忘了自己一个人。 ⑤枉棹(zǎo): 枉驾,屈尊光临。 ⑥逗啸:引颈长啸。 ⑦竹:指新竹。 ⑧素心:纯洁的心。 ⑨宵炳烛:晚上燃着蜡烛。 【赏析】 夏日里,诗人偶然来到这幽静的南庵小居,看到古树参天,荫凉如盖,于是坐下来与诸子畅谈,感到十分愉快。但因主人不在
徐春门画 山头云湿皆含雨,溪口泉香尽带花。 此是天池谷雨候,松阴十里卖茶家。 注释: ① 山头云湿皆含雨:山上的云彩被雨水打湿后,显得更加湿润,仿佛还带着雨珠。 ② 溪口泉香尽带花:溪口的泉水散发出阵阵香气,仿佛连花都能闻到香味。 ③ 此是天池谷雨候:这里指的是天池山谷中谷雨时节的景象。 ④ 松阴十里卖茶家:在松树林荫下有一家茶店,可以品尝到新鲜的茶叶。 赏析:
长乐寺 山翠云封虎迹庭松三两间 长乐寺,一个蕴含历史与文化韵味的地方。位于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由最澄高僧于805年(延历24年)建立,是一座绿色浓郁的庭园,相传出自画家相阿弥之手。这里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也是赏心悦目的旅游胜地。 长乐寺座落在八坂鸟居前,是一处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地方。山青水秀、绿树环绕之中,寺庙静静地矗立着,仿佛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和岁月的故事。溪流四绕外,钟声悠扬
【注】怀:思念;黄叶:黄色的树叶;飞:飘落;景:景色;萦:缠绕;思:思念;路:小路;村:村庄;百竿:指竹林;似玉:像玉一般;清池白月:清冷的池塘和明亮的月亮;想:思念;君:你。 【赏析】 《怀高元雅》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二句写景,描写深秋时节,树上飘落着金灿灿的叶子、豆荚,而豆花又盛开了,诗人抚景萦思,不禁想起远方的朋友。三四句写景,写诗人所见的村路旁百竿秋竹如玉一般晶莹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