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关期必悟,善闭不缄縢。
丈室寒暄外,高窗昼夜灯。
巢林多施鸟,乞市有归僧。
莫受天厨供,令人说小乘。

诗句解释:

  1. “坐关期必悟”:坐着关中(这里指关中地区或关中政权),希望能有深刻的领悟。
  2. “善闭不缄縢”:善于关闭而不封闭。
  3. “丈室寒暄外,高窗昼夜灯”:在宽敞的房间内,即使外面很冷,房间内也有温暖;白天晚上都有灯光。
  4. “巢林多施鸟,乞市有归僧”:树上有很多鸟儿筑巢,乞求食物的和尚很多。
  5. “莫受天厨供,令人说小乘”:不要接受天上的供奉,让人谈论小乘佛法。

译文:

坐在关中等待时机,期望能有所领悟。善于关闭而不封闭。宽敞的房间内,即使外面很冷,房间内也有温暖;白天晚上都有灯光。树上有很多鸟儿筑巢,乞求食物的和尚很多。不要接受天上的供奉,让人谈论小乘佛法。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和悟道的一种态度和理念。诗中提到的“坐关期必悟”表明了作者对于修行和参悟的重视,认为通过长时间的修炼和思考,可以达成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这种思想在佛教中很常见,强调通过禅修和修行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的生活状态和环境。他住在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无论外界如何寒冷,这里都充满了温暖和光明。同时,他还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包括那些在树上筑巢的鸟儿和乞食的和尚。这些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的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于修行的态度和选择。他指出不应该接受来自外界的供养,因为这可能使人偏离真正的修行目标,陷入对物质享受的追逐。而真正的修行应该专注于内心的提升和精神的觉醒,而不是外在的物质追求。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的“断舍离”,即断绝对世俗欲望的追求,舍弃物质享受,离开世俗环境,以达到心灵解脱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生活的描述和对修行态度的表达,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境界。它鼓励人们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实现自我提升和心灵的净化,从而达到与世无争、心灵自由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