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遍阖庐城,贞娘墓前芳草生。
金闾千条万条柳,待君二月吴趋行。
要离侠儿不复见,皋桥高土今无名。
君今此行更谁貌,且谒将相诸公卿。
僧繇凯之邈千载,画手纷纷皆此辈。
近代佳士自有真,百年乃见曾波臣。
曾鲸死矣传数子,沈韶张远抗谢彬。
彬韶己老君独步,崛起东海无前人。
三吴人物称秀伟,瑰质英姿君见几。
几人颊上为添毛,到处光辉动屏扆。
吾家信弦古之狂,酒酣意气不可当。
罢官不补事游谒,所至宾朋日满堂。
知君日夕费毫素,写尽吴儿虎阜傍。
我弟淹留恒累月,渡河何日同北发。
早问广陵花,莫待花成雪。
花开花落总堪愁,此去休寻炀帝楼。
二十四桥歌舞处,那教人不忆扬州。

《寄怀子游客吴门时与信弦弟将同之广陵》是明朝诗人彭孙贻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春风吹遍阖庐城:春天的风吹遍了阖庐城,这里的“阖庐”可能指的是古时的某个地方名,春天的风使得这个城市充满了生机。

  • 贞娘墓前芳草生:贞娘的墓地前生长着茂盛的芳草。贞娘可能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她的墓地周围生长着茂密的草地。

  • 金闾千条万条柳:金闾(今南京)有成千上万条柳树。这里用“金闾”来形容南京的美丽,千条万条的柳树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美丽。

  • 待君二月吴趋行:等待您在二月前往吴地(即现在的苏州或南京)的行程。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期待。

  • 要离侠儿不复见:要离这样的大侠已不再出现。要离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侠士,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 皋桥高土今无名:皋桥上的高士如今已无人知晓。皋桥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用它来指代某个著名的人士。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位高士的怀念之情。

  • 君今此行更谁貌:你这次出行还有谁会为你描绘容颜?这里用“谁貌”来指代“谁为你画肖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出行时陪伴之人的期待。

  • 且谒将相诸公卿:暂且拜访将相和各位官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出行时拜访官员们的期待。

  • 僧繇凯之邈千载:画家僧繇的画作流传千载。这句诗赞美了僧繇的画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

  • 画手纷纷皆此辈:现在画手们大多是这种类型。这里的“此辈”指代那些擅长绘画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对当时绘画艺术现状的感慨。

  • 近代佳士自有真:近代的佳士自有其真实面目。这里的“佳士”指代那些有才华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对当代人才的真实面貌的认可。

  • 百年乃见曾波臣:经过百年岁月才有机会遇见曾波臣。这里的“曾波臣”可能是某人的名字,也可能是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对遇见重要人物的期待。

  • 曾鲸死矣传数子:曾鲸已经去世,他的儿子们继续传扬他的名声。这句话表达了对老一辈艺术家的传承和尊重。

  • 沈韶张远抗谢彬:沈韶、张远和谢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这里的“张远”和“谢彬”分别代表两位画家的名字。这句话强调了这些画家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彬韶己老君独步:谢彬年纪已大,他在绘画上的独特风格无人能及。这里的“己老”和“独步”分别指代谢彬的年龄和个人成就。这句话表达了对谢彬艺术成就的赞美。

  • 崛起东海无前人:谢彬在东方崛起,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这里的“东海”可能指的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而“无前人”则表示无人能够超越他的成就。这句话表达了对谢彬艺术地位的高度认可。

  • 三吴人物称秀伟:三吴地区的人物都被誉为才华出众、气质非凡。这里的“三吴”指的是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而“称秀伟”则形容这些人具有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气质。这句话表达了对该地区人才的赞赏。

  • 瑰质英姿君见几:你的瑰丽质地和英姿令人难以忘怀。这里的“几”可能是“记”的错别字,表示值得记忆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独特个性的印象及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 几人颊上为添毛:有多少人的脸颊因为看到你而长出了白毛?这里的“添毛”是一个比喻,意指因为看到某人而变得兴奋或激动。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魅力的认可和欣赏。

  • 到处光辉动屏扆:你的光辉无处不在,照亮了整个朝廷。这里的“屏扆”是古代的一种屏风,常用来象征朝堂。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在朝廷中影响深远的赞美。

  • 吾家信弦古之狂:我家信弦是个疯子,酒酣意气不可当。这里的“信弦”可能是指某人的名字,而“古之狂”则形容其行为举止古怪而不失豪放。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性格特点的描述及其独特的社交能力。

  • 罢官不补事游谒:我辞去官职不做官却到处游览拜访。这里的“罢官”可能是指辞去官职,而“不补事游谒”则表示不追求仕途,而是以游历为乐。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其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 所至宾朋日满堂:每次去到那里都有众多的宾客聚集。这里的“宾朋”指的是客人和朋友,而“日满堂”则形容场所人气旺盛。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受欢迎程度的认可和赞美。

  • 知君日夕费毫素:知道您日夜都在挥毫作画。这里的“费毫素”意为花费时间在作画上,而“知君”则是指了解您的为人。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创作热情的赞扬和对其作品的认可。

  • 写尽吴儿虎阜傍:我已经把吴地的孩子刻画得栩栩如生。这里的“吴儿”指的是吴地的孩子,而“写尽”则表示刻画得非常细致和生动。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绘画技艺的高度赞扬和对其作品的认可。

  • 我弟淹留恒累月:我的兄弟经常留在这里长达数月。这里的“淹留”指逗留、停留,而“累月”则表示连续几个月。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长期滞留在某地的情况及其对其家庭状况的关心。

  • 渡河何日同北发:何时我们一同渡过长江向北出发?这里的“渡河”可能是指从江南到江北的旅行,而“同北发”则表示一同出发向北。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共同行动的期望和对未来旅程的憧憬。

《寄怀子游客吴门时与信弦弟将同之广陵》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友情和历史的感慨的佳作。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