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头若个印南宗,行脚千山总不逢。
惟有乌藤知此意,寒厓自挂一株松。

这首诗是黄庭坚《和陶潜诗九首》中的第五首,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乌藤松为喻,表达了对陶潜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原文:

“和黄梅南老默庵十咏其五 厂头若个印南宗,行脚千山总不逢。惟有乌藤知此意,寒厓自挂一株松。”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逐句释义:

  1. “厂头若个印南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个厂头就像是一个印刻着南宗的符号,暗示着这是一个与陶潜精神相契合的地方。这里的“南宗”指的是一种禅宗修行的方式,强调内心修养,追求自然和谐。
  2. “行脚千山总不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经过了千山万水,但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个与陶潜精神相符的地方。这里的“行脚”指的是四处游历,寻找理想的归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3. “惟有乌藤知此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乌藤这种植物知道陶潜的内心世界。这里的“乌藤”是一种生长在岩石上的植物,象征着坚韧、顽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陶潜性格的赞美。
  4. “寒崖自挂一株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寒冷的悬崖上,自己悬挂着一株松树。这里的“寒崖”指的是险峻、艰难的境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们对整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的赞赏。诗人通过描绘一个与陶潜精神相契合的地方,表达了对陶潜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黄庭坚对自然、对生命的态度和感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陶潜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