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杨风静故垂垂,翠黛含情不自持。
况复江南望江北,晓风残月半如规。

【注释】

①长杨:汉宫名。这里借指宫廷。风:秋风。垂垂:低垂貌;

②翠黛:青黑色的发式,这里指柳叶。不自持:不能自持,即情不自禁。

③况复:况且又。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望江北:指在北方思念家乡。半如规:像圆规画成的半个圆圈。

【赏析】

《和李山甫咏柳十首·其七》是唐代诗人郑畋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杨柳的情态,后两句写杨柳的意态,都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长杨风静故垂垂”,写杨柳枝条随风摇曳,仿佛在静静地垂落一般。长杨,是汉宫名。这里以长杨喻指宫廷。因为皇宫里没有风吹拂,因此杨柳也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而只是默默地低垂下来。这里的“垂垂”二字用得十分传神。它不仅写出了杨柳枝条的姿态,而且也写出了杨柳的情态。同时,“风静”二字还写出了杨柳生长的环境。杨柳生长在宫廷中,受到特殊的保护,因此很少受到狂风的袭击。所以,即使秋风再猛,也无法使它折断。这样,杨柳便显得更加低垂,更加萎靡。

“翠黛含情不自持”一句,则进一步写杨柳的情态。杨柳的枝条虽然低垂,但它仍然保持着那种优雅的风度。它的枝叶依然绿油油的,就像少女的眉毛那样秀美。这种情态,仿佛是在默默诉说着什么,但又好像在竭力克制着自己,不敢轻易表露出来。这里,作者运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翠黛”。翠黛,是指女子的黑色发式。杨柳枝条的颜色与女子的头发相类似,因此在这里用来比喻。这个比喻非常贴切,把杨柳的情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况复江南望江北,晓风残月半规圆”,是全诗的重点。这里既写了杨柳的情态,又写了杨柳的意态。从前面的描述来看,杨柳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那种生机勃勃的情态,但是,它仍然保持着一种优雅、从容的风度。这种风度,就像是对远方亲人的一种思念和牵挂,因此,当看到晓风残月时,它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联想。这里的“况复”,既是对前面两句的概括,又是对后面的展开;这里的“江北”,既可以理解为长江以北的地区,也可以理解为北方;这里的“晓风残月半规圆”,既可以理解为残月只剩下一半,也可以理解为月亮只剩下一半的形状;这里的“半规圆”,既指月亮的形状,又指月亮的位置。总之,这里的意境非常深远、开阔,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杨柳的情态,后两句写杨柳的意态,都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同时,通过对杨柳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