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暗红亭咫尺迷,漫天飞絮扑征蹄。
浮萍踪迹无消息,陌上空随浊水泥。
注释:
绿暗红亭咫尺迷,漫天飞舞的柳絮如同红色的亭子一样,让人感到迷茫。
浮萍踪迹无消息,浮萍在水面上飘荡,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和消息。
陌上空随浊水泥,尘土飞扬的道路旁,只有被污染的水泥。
赏析:
这是一首咏柳诗,诗人以柳絮飞扑征蹄、浮萍无迹等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官场黑暗、仕途艰辛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柳树和浮萍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绿暗红亭咫尺迷,漫天飞絮扑征蹄。
浮萍踪迹无消息,陌上空随浊水泥。
注释:
绿暗红亭咫尺迷,漫天飞舞的柳絮如同红色的亭子一样,让人感到迷茫。
浮萍踪迹无消息,浮萍在水面上飘荡,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和消息。
陌上空随浊水泥,尘土飞扬的道路旁,只有被污染的水泥。
赏析:
这是一首咏柳诗,诗人以柳絮飞扑征蹄、浮萍无迹等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官场黑暗、仕途艰辛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柳树和浮萍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如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此诗首联写建昌城的景色;颔联写城破之后百姓流离失所;颈联写秋菰露下,野鹤悲鸣的凄凉景象;尾联写士卒疲惫不堪,前路难行。 【答案】 译文: 白水横架在官道上,青山环绕着这座废弃了的城池。 残余百姓百战之后已经尽数死去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理解诗人的情感。“香”是这首诗的中心词,也是全诗的线索;全诗围绕着“香”,写了种香、卖香,以及自己对香的感受等几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 “种香来合浦,应卖馆陶家”,写种植香料的产地和目的。合浦县盛产奇香异草,故人称“香郡”。这里以“合浦”代指“香郡”。种香来卖给“馆陶人家”。馆陶在今天的河北邢台市。所以本句的意思是:我在合浦种植香料
【译文】 清晨时分的明月,伴着初升的星星。 珠兰香气在晨曦中未完全散去。 碎金般的花瓣沾在头发上,冷玉般的叶片点在楸树纹上。 沉水香幽幽地相和,鸡檀木香味减弱不再听闻。 夜晚月光下珠兰散发的芬芳,令人神往。 交甫采得的灵芬令人陶醉。 【注释】 1. 四首次羡门韵:指王维诗中的“遥怜故园菊”一诗,以四声为次第,取第一字韵部与“羡”韵相合,故称。 2. 明月晨星傍:指诗人对珠兰的喜爱之情犹如明月
【注释】 鱼目:即珠兰。潇湘上,指在湖南一带的洞庭湖上。何人:有谁。 歌翻:歌声高扬。堪入串:可以编成歌曲或乐器伴奏。暑退:夏季热退,天气凉爽。为招凉:以凉爽来招引人们。徽蚌:即珍珠蚌。光幽操:光彩柔和,如乐曲般优美。璇玑:指天上的北斗星。绣国香:比喻香气浓郁,如锦绣般精美。文露:花叶上的水珠。的皪(duò):明亮的样子。报秋瀼:像秋天的露水一样晶莹透亮。 【赏析】 《咏珠兰四首次羡门韵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敷文研山红紫牡丹种甚佳各赋一诗:这句话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同时暗示了诗人对牡丹种植的赞赏。这里的“敷文”可能指的是一位文人或者园艺师,而“研山”则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地点。整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在这个地方(研山)看到了非常美丽的红紫色牡丹,因此赋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 研山台上卉,颊黛弄芳菲。国色深含醉,花神浅赐绯。:这句描述了牡丹的美丽和香气。其中,“研山”是地点
这首诗的译文为: 篱笆遮住了樵夫的小道,古老的藤蔓缠绕在门前。 进门后只能看见竹子,打扫干净后却遇到了和尚。 炉灶上的茶香飘荡在余烬之中,采菱人划船时波光闪闪。 渔家堤柳外夕阳斜照,渔船上挂着鱼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首句“篱落遮樵径”,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闲适。第二句“林扉缠古藤”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环境。第三句“入门唯见竹”,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这首诗是咏物诗,以“珠兰”为题,描述了珠兰的美丽与香气。 首联“沐芳长在侧,形秽愧当前。”描绘了珠兰花常伴左右,但自己却感到自卑。 颔联“委佩累累湿,流黄瑟瑟鲜。”形容了珠兰的花苞像佩饰一样层层叠叠,颜色鲜艳如流黄。 颈联“清芬堆钏粟,暗麝著秋烟。”用“堆”和“著”两个词来形容珠兰花香的浓郁,如同珍贵的玉器上堆积的珍珠,而其芳香则像是秋天的烟雾一般,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尾联“欲采巴人句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佳果来江市,殷红出上栏。" - 解释:这两句描绘了江边市场上的水果色彩鲜艳,特别指出的是樱桃(“佳果”即指樱桃),其色泽殷红,光彩夺目。 - 译文:在江边的集市上,最吸引人的果实是鲜艳的朱樱,它那殷红的色泽如同从高高的栅栏上掉落一般引人注目。 - 关键词:佳果、江市、殷红、上栏(象征性地描绘出朱樱的颜色和高度) 2. "虚言樊素口,空照赤瑛盘。" - 解释
蚕豆荚 麦垄鲜初撷,田家味正长。 煮分蒸术火,嫩入点茶香。 荚绽终蚕月,花稀隐电光。 馋夫和汁啖,釜泣笑陈王。 注释: 1. 麦垄鲜初撷:指在麦田里采摘新鲜的蚕豆荚。 2. 田家味正长:表示蚕豆的风味随着季节的增长而愈发浓郁。 3. 煮分蒸术火:用水煮或蒸的方法烹制蚕豆。 4. 嫩入点茶香:将煮熟的蚕豆加入茶叶中,使茶带有蚕豆的味道。 5. 荚绽终蚕月,花稀隐电光:描述蚕豆荚在春天的末尾开放
注释: 借漱亭南砌,临池出丽姿。 借:借助;借漱亭:亭名,在杭州西湖孤山上;南砌:向南的台阶石砌;临池:面对水池;出丽姿:展现美丽的姿态。 秾(nóng)芳沾雨重,留艳殿春迟。 秾:浓郁;芳:花;沾:沾着;雨重:雨水多;艳殿:华丽的宫殿;春迟:春天晚了;留艳殿春迟:指牡丹花在春天迟迟不肯开放。 胜赏连花萼,清言间酒卮。 胜赏:美好的赏景;花萼:花的花瓣;清言:高雅的谈话;间:隔开;酒卮(zhī)
【注释】 才落梅花便已新,深闺犹是不知春:指梅花虽然凋残了,春天的生机却依然未到。 朝来小立空凝望,未扫长蛾待画人:早晨来到院子里,站在窗边凝望远方。没有打扫好蛾眉,等待有人来画眉。 【赏析】 《和李山甫咏柳十首》其一,诗人在初春时节与李山甫一起观赏柳树,并赋诗相赠。此篇是其中第三首,描绘了一幅深闺女子凝望柳树的情景。全诗以“空凝望”三字起头,突出了主人公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蜂黄蝶粉总关情,谁复章台忆小名。 最是不禁憔悴处,日高风定一声莺。 注释:蝴蝶和蜜蜂的黄色和白色花粉,总是牵动着人们的情怀。谁会去思念那些曾经在章台巷中嬉戏玩耍的少女们呢?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那些已经变得憔悴不堪的地方,太阳升高了,微风吹过,只有那一声清脆的鸟鸣回荡在空中。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李山甫相互唱和之作,共咏柳树。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美好回忆
和李山甫咏柳十首其五“冷落今春却似秋,未过寒食已先愁”。 此句诗中的“冷落今春”形容春天的景致与往常大不相同,给人以萧瑟之感。“寒食”即在清明节前一日至三日不举火食冷食的习俗,此处用以暗示时光匆匆,春天迅速逝去。“已先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来临的秋季的深深忧虑,似乎春天的消逝预示着一个更凄凉的季节的到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几度津桥与灞桥: - 描述了诗人多次经过津桥和灞桥,这两个地点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柳树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别离与思念。 - 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地方深深的情感联结。 2. 消魂痩损舞人腰: - 描绘了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如同舞者一般轻盈动人。 - “消魂”一词传达了诗人被柳树美丽景象深深吸引,以至于感到灵魂都要消散的情感体验。 -
【注】: 瓶中紫牡丹:指名花。 其三:指第三首,即“名花脉脉似忘情”这首诗。 脉脉:形容思念之情。 那识春愁触处生:哪里知道,春天的忧愁在触景之处就产生了。 药炉禅榻畔:指药炉旁边、禅床旁边。 也应记得鬓钗横:也该记得鬓发被簪子斜横着的样子了。 赏析: 这首七绝写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相思之苦。诗一开头,以“紫牡丹”代指名花,暗示所爱之人为佳人。二句写所思之人,她像牡丹一样美丽,却似乎忘却了爱情
注释:瓶中紫牡丹是天香国色,它是为了谁而栽种的呢?蜜蜂和蝴蝶纷纷追逐着牡丹的影子。只有那些多情的红袖女子在玉壶前徘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以及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用“蜂蝶纷飞”来形容牡丹花的繁盛,用“惟有多情红袖在”形容牡丹花的孤寂。整首诗充满了对牡丹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