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愁中减,秋霜镜里深。
箨冠空制就,多恐不胜簪。

诗句输出

短发愁中减,秋霜镜里深。箨冠空制就,多恐不胜簪。

译文输出
在秋风萧瑟的山林之中,我那稀疏的头发显得更加忧愁和消瘦,如同秋天的霜气一般,在镜子里愈发显得深邃而孤独。我制作了一顶箨冠,虽然它精美绝伦,但恐怕难以承受它的分量,无法配得上这身华美的装束。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短发:指的是头发稀少,通常用来形容人因忧虑或衰老而显得稀疏。这里的“愁中减”暗示了诗人因为忧愁而感到头发变稀。
  • 秋霜:这里比喻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外界的严寒环境相交织的复杂情绪。
  • 箨冠:即竹帽,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服饰,常用来表达自己的文化品味和身份象征。
  • 空制就:意味着制作过程中可能缺乏深思熟虑或者技艺不足,使得这顶帽子最终未能成为完美的作品。
  • 不胜簪:形容帽子的重量超出了诗人佩戴它的能力,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形象的自嘲或是对现实情况的无奈接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文人在秋日山林中的孤独与自我感慨。彭孙贻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文人气质。诗中的“白发”、“秋霜”等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此外,通过对“箨冠”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身文化素养的追求以及与时代风貌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和文化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