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面山郭,其中张素琴。
客至主不出,但闻梁父吟。
杂诗 其一
草堂面山郭,其中张素琴。
客至主不出,但闻梁父吟。
杂诗 其七
草堂近山边,素琴常对置。
门扉虽紧闭,梁父歌声起。
注释
- 草堂:陶渊明的住所,位于山边。
- 面:面对。
- 山郭:即山城,指山边的城郭。
- 素琴:白色的琴,代表纯净和高雅。
- 梁父:古代乐府名,此指代诗歌。
- 吟:吟诵,指唱诗声。
- 出:走出,这里指不与客人相见。
- 闻:听见。
译文
草堂面对山边城郭,里面经常放着素琴。客人到来,主人却不出来迎接,只能听到梁父吟唱。
赏析
《杂诗》是魏晋时期诗人陶渊明所作,共十二首,每首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不同感悟和态度。这首诗反映了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理念,以及他对于世俗礼节的淡薄。
诗中“草堂面对山城,里面经常放着素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表明了他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而“门扉虽紧闭,梁父歌声起”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虽然门扉紧闭,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如同开放的歌谣一样自由奔放。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对比山城与草堂,素琴与梁父吟唱之间的关系,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想。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