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馆逢寒食,东风试柳条。
愁心绵上火,微雨泣萧萧。
【注释】
1.空馆:无人的空房。寒食:古代节气,在立春后第10日或冬至后第10日。
2.东风:春风。
3.绵火:细长的火苗。
4.泣萧萧:形容雨声凄厉、哀伤的样子。
【赏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寒食节这天独自在空房中的情景,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寒食”,点出了时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寒食节,又称冷食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每年的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人们要禁火吃冷食,以纪念逝去的亲人。而“空馆逢寒食”则描绘了一个人独自面对这个节日的场景,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第二句“东风试柳条”,则是对天气的描述。东风是指春风,这里用它来比喻作者的心情。春风轻轻吹拂着柳条,似乎也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然而,这股春风却没有带来温暖,反而让作者感到一丝凉意,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心头萦绕。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第三句“愁心绵上火”,是对情感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绵火”指的是细长的火苗,寓意着作者心中的忧愁如同细长而绵软的火焰,难以扑灭。而“微雨泣萧萧”则将这种忧愁表现得更为深沉。微雨滴滴答答地落下,似乎在为作者的悲伤哭泣。这种景象让人心生凄凉之感,更加深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这一天独自面对孤独和寂寞时的内心感受。通过对天气和景物的观察,以及对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