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啼络纬,声自暗中来。
织女机丝冷,何劳永夜催。

《络纬吟·其一》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舒頔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草间啼络纬,声自暗中来。
织女机丝冷,何劳永夜催。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

  1. 诗歌内容与主题:此诗描绘了草间小虫——络纬鸟的叫声,以及它夜晚的鸣叫。络纬鸟的鸣叫声从暗处传来,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诗中用“织女机丝冷”比喻络纬鸟的鸣叫声虽清冷,却无法避免夜晚的到来而被迫发出声音。整首诗通过描写络纬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态和谐之美的感慨和赞美。

  2. 艺术手法分析:诗中的用词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如“草间啼络纬,声自暗中来”形象地描绘了络纬鸟在草丛中鸣叫的情景;“织女机丝冷”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织女(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星)的形象赋予络纬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此外,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借代、象征等,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丰富和深刻。例如,“姑寒未得衣,先催了官赋”一句,既表达了对络纬鸟生存状况的关注,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讽刺。

  3. 文化背景与影响:彭孙贻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学者,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研究明代的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络纬吟·其一》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彭孙贻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络纬吟·其一》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见解。它既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界热爱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赏析,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自然和哲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