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年短发损形容,憔悴幽房对款冬。
名姓久逃高士传,行藏略似酒家佣。
空山羊角谁题墓,半壁牛衣自赁舂。
聊共团圞煨柮火,坏篱烧竹汰龙钟。
【注释】
濒:迫近。
款冬:一种植物,可入药。
高士:隐士。
行藏:出处,即出处进退。
羊角:指墓志铭上的题字。
牛衣:用老牛的皮毛做成的衣服。
团圞: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盛食器,圆形如球。
柮(yǎn yú):烧竹器。
坏篱:断墙。
龙钟:年老体衰的样子。
【赏析】
诗是诗人在除夕之际写的自述诗。前四句写自己的身世和年岁已高,后四句写自己贫困潦倒,穷愁潦倒的生活境况。全篇以“自嘲”为主调,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及对社会现实的愤懑之情。
首联:“临年短发损形容,憔悴幽房对款冬。”此句为第一联,开头两句,直承上文,点明题目中“丁亥除夕 其二”之“二”,说明诗人是在除夕之夜,面对残烛余晖,对着枯萎的菊花,感叹着岁月无情,人生易老,而自己却仍像一位老人一样,鬓发稀疏,形容憔悴。“对款冬”一句,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款冬”,一名黄莺,又名紫菀,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古人常用它来代指春天。诗人在这里借以表现他内心的孤寂、悲凉和无奈。
颔联:“名姓久逃高士传,行藏略似酒家佣。”此为第二联,由首联过渡到尾联,诗人从自我怜惜转入对社会现实的不满。“高士传”,指《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的战国末年楚国隐者屈原的故事。屈原投汨罗江死后,渔父曾劝他不必如此,并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回答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不随俗俯仰,不为世俗所屈,所以后来人们称那些坚守正义、不肯趋炎附势的人为高士。这里诗人以屈原自比,说自己也应当有高洁的品质,但可惜自己的名声早已不在,被世人遗忘,而且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罢了。“行藏”,指处世的行为和隐居的地方。“酒家佣”,典出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诗句“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这一句是化用杜诗。意思是说,我这个人就像酒家里的佣人一样,虽然地位卑微,但仍然保持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
颈联:“空山羊角谁题墓,半壁牛衣自赁舂。”此为第三联,由前面的自我感慨,转而写自己的处境。“羊角”,指墓碑上刻写的死者名字,这里泛指墓碑。“牛衣”,指用老牛皮做的衣物。“赁舂”,典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今我连个墓碑都没有立起来,只好借用别人的墓地;穿着破旧的衣服,靠给别人舂米度日。这里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贫寒无依、寄人篱下的生活处境。
尾联:“聊共团圞煨柮火,坏篱烧竹汰龙钟。”此为第四联,诗人在此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团圞”,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盛食器。“柮”,指用竹筒制成的火把或炊具。“坏篱”,意谓毁坏墙壁。“龙钟”,典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诗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此句意为:我们不妨一起围着火堆烤火取暖,毁掉破败的篱笆,让竹子燃烧,让龙钟般的生活更加充实。这里诗人以“龙钟”喻指自己的生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自嘲为主调,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及对社会现实的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