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婴城阙锁春风,指顾江山极望中。
天矫苍龙围玉扆,嵯峨丹鹫拥珠宫。
身游法界诸尘静,日出恒沙万境空。
知有仙真留记载,更教题句紫云笼。
诗句释义及译文:
“灌婴城阙锁春风”: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封闭和隔绝的氛围。在古诗中,“城阙”通常指的是宫殿或城市的大门,而“锁春风”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城门紧闭的景象,仿佛将春天的气息完全封存其中。这里的“灌婴”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或是地名的别称,但在此并无确切意义。整体上,这一句传达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好像春天的气息被永久地封锁在了某个地方,无法自由地流动。
“指顾江山极望中”: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向远方的景象。这里的“江山”指的是广阔的自然景观,而“指顾”则暗示了诗人的目光所及之处。整句诗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凝视着更广阔世界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这一刻,与整个宇宙相连,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辽阔。
“天矫苍龙围玉扆”:这句诗中的“苍龙”通常代表尊贵和权力的象征,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或其他高位者的象征。诗人用“天矫”来形容这一象征物的挺拔姿态,而“围玉扆”则形容其周围环绕的是如玉一般温润和珍贵的环境或氛围。整体而言,这句诗赞美了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尊严,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神秘和庄严。
“嵯峨丹鹫拥珠宫”:这句诗继续描述了一个宏伟的场景。在古代文学中,“嵯峨”常用来形容山势的险峻和壮观,而“丹鹫”则可能指的是色彩鲜艳、形态奇特的飞鸟或者神祇。诗人用“拥珠宫”来形象地描绘这种神圣场所周围的环境,如同珍宝般珍贵和华丽。整体上,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充满宗教和神秘色彩的场所。
“身游法界诸尘静”: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在佛教中,“法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代表所有存在的总和,包括人、事、物等一切存在。这里,“身游法界”意味着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和纷扰。而“诸尘静”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净无为的状态,所有的纷扰都归于平静。
“日出恒沙万境空”:这句诗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恒沙”是佛教中的一个术语,表示极大的数量,相当于一千万亿(即十方恒河沙数)。诗人用它来比喻世间万物,强调无论有多少物质存在,最终都会消失。而“万境空”则表明了这种消失的必然性,无论是人还是物,最终都会被时间带走,回归于虚空。
“知有仙真留记载,更教题句紫云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向往。“仙真”在这里指代超凡脱俗的人或境界,诗人渴望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而“题句紫云笼”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紫云代表着神秘和高贵,诗人希望借助这样的符号来表达自己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作者对超然世俗、追寻精神境界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使用,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超然的氛围,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诗中融合了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和自然景物,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