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奴千树寄林垌,长昼幽花馥短扃。
细缀绿阴惊夕霰,暗侵繁露点晨星。
断红四月过闽岭,晴日孤帆上洞庭。
寄语骚人先作颂,渡江岁晚吊湘灵。
【注释】
木奴:橘子,这里指柑橘树。寄林垌:寄居在山林中。长昼幽花馥短扃:长夜的幽香飘散在关闭的小窗户里。细缀(zhuì):点缀。绿阴惊夕霰(xiǎn):绿色的树叶在傍晚时被飞雪惊扰。暗侵繁露点晨星:在清晨的露水上留下痕迹。
断红:未完全凋零的红色花瓣。四月:春天的四月,指暮春。过闽岭:渡过福建的山岭。晴日孤帆上洞庭:晴朗的日子里,一只孤舟驶向洞庭湖。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橘花,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感慨。开头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橘子花,“寄林垌”是说橘子花生长在林间的空地,“长昼幽花馥短扃”,意思是长夜的花香在小窗户里飘散开来;“细缀绿阴惊夕霰”,“暗侵繁露点晨星”,意思是绿色的树叶在傍晚时分被飞絮惊扰,在清晨的露水中留下痕迹。
中间二句写诗人自己感怀身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这暮春时节,我独自一人漂泊在外。“细缀绿阴惊夕霰”,“暗侵繁露点晨星”,是写诗人触景生情,看到这些景色而引起的感慨。
末二句以景结情,抒发了作者的身世之感、羁旅之情和壮志未酬之意。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诗人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赴任途中。当时诗人正因遭奸佞排挤,仕途不顺利,所以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悲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