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栖真径,尘襟已自空。
万山松籁上,七佛涧光中。
寒竹迎门绿,秋花绕座红。
还应寻惠远,一为证莲宗。
”`
未到栖真径,尘襟已自空。
万山松籁上,七佛涧光中。
寒竹迎门绿,秋花绕座红。
还应寻惠远,一为证莲宗。
赏析:
1. 诗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 “未到栖真径” - 此句意味着尚未到达传说中的栖真寺的路径,暗示着一种期待和探索的心情。
- “尘襟已自空” - “尘襟”指的是被世俗尘埃所染的心境或衣着。“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得到净化的状态。
- “万山松籁上” - “万山”形容山的数量众多,而“松籁”则是风吹过松林发出的声响,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宁静。
- “七佛涧光中” - “七佛”可能指的是寺院中供奉的佛像数量或者佛教文化中的七个重要的菩萨形象。“涧光中”则描绘了光线在山涧中的反射和折射,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幽静的氛围。
- “寒竹迎门绿” - 这句描述了门前的竹子在初冬时节依然翠绿,象征着生机与坚强。
- “秋花绕座红” - “秋花”指的是秋天时开放的花朵,“绕坐”表示花朵环绕着人们坐着的位置,给人一种温暖而浪漫的感觉。
- “还应寻惠远” - 提到寻找唐代高僧惠远(698-753),他可能是这首诗中提到的一个历史人物或灵感来源。
- “一为证莲宗” - 这里的“莲宗”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净土宗,强调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土状态。
2. 整首诗的意境与主题
《栖真寺一名七佛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之所的场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并通过自然元素与人的内心世界之间的对话,传达了对超然物外的向往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3. 诗句结构与押韵分析
本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八句,遵循了平仄和押韵的传统规则。诗的结构紧凑,每个诗句都精心安排,形成了一种流畅且富有节奏感的朗诵效果。
《栖真寺一名七佛院》不仅是对栖真寺风景与精神追求的一次生动描述,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与自然融合的体现,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文化意蕴,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