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秋泾上,幽人喜地偏。
回文看妇织,心印有灯传。
阑曲花深处,窗明月到先。
维摩共天女,丈室共安禅。

【注释】

  1. 吴钜(jù):作者自称,字巨手。
  2. 小筑:即小斋。
  3. 泾上:指泾水之滨。
  4. 回文:一种文字游戏,将一个汉字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读与原来的方向正好相反。
  5. 心印:佛教语,意谓内心所悟的真谛。
  6. 阑曲花深处:阑,同“廊”,曲曲折折的廊道;深处,指庭院中幽远之处。
  7. 窗明月到先:窗前明亮的月光先照进屋内。
  8. 维摩(wēi mó):梵语名,音译作“摩那”、“未多”,意为“居士”。
  9. 丈室:大屋,这里指僧房。
  10. 天女:佛经中对仙女的称呼。
  11. 共安禅:共同修炼禅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于泾水之畔的小屋时所作的诗。诗人描绘了他在秋天的小屋里看到的情景,抒发了他的感慨,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
    “吴巨手卐斋”一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和居所。
    “小筑秋泾上,幽人喜地偏。”两句是全诗的起句,写诗人的居处。泾水之滨,环境清雅,为诗人提供了理想的隐居之地。“幽人”指隐居之人,“喜地偏”表明诗人对此地的喜爱。
    “回文看妇织,心印有灯传。”这是第二联,诗人看到邻家妇女在织布,便想到了自己的妻子,于是产生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回文”指的是将一个汉字倒着读,而“心印”是佛教语,意谓内心所悟的真谛。
    “阑曲花深处,窗明月到先。”这是第三联,诗人描述了自己庭院中的美景。“阑曲花”指的是庭院中曲折婉转的道路两旁的花木,“窗明月”则是指庭院中的窗户前的明月。诗人在此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维摩共天女,丈室共安禅。”最后两句是尾联,诗人以维摩诘为比,表达了他的修行之心。维摩诘是佛教中一位著名的居士,他的修行之道令人钦佩。诗人以维摩诘为榜样,希望自己能够在丈室中修炼禅道,追求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吴巨手庵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