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云木境,何处是荒台。
雨过溪阴合,天寒夕翠来。
空山惟鸟迹,幽径数花开。
欲问萧梁事,江春去不回。

昭明读书台

周遭云木境,何处是荒台。

雨过溪阴合,天寒夕翠来。

空山惟鸟迹,幽径数花开。

欲问萧梁事,江春去不回。

译文:

四周被云雾和树木环绕着,那荒废的古台究竟在哪里?
雨过后溪边的树木显得更加阴暗,夜晚的山色也显得更加翠绿。
空寂的山中只有鸟儿的痕迹,小径边偶尔能见到几朵鲜花盛开。
想询问当年萧梁王朝的事情,但江水春天的流逝却不会回头。

注释:

  1. 昭明:这里指代的是南朝时期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
  2. 云木境:形容环境如仙境一般,云雾缭绕,林木苍翠。
  3. 荒台:指的是荒废不用的古台。
  4. 雨过溪阴合:雨后溪边的树木显得更加阴暗,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5. 天寒夕翠来:夜晚的山色也显得更加翠绿,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6. 空山惟鸟迹:空寂的山中只有鸟儿的痕迹,表现出山林的宁静和空旷。
  7. 幽径数花开:小径边偶尔能见到几朵鲜花盛开,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8. 萧梁事:指历史上的萧梁王朝,这里可能是在感叹历史的变迁。
  9. 江春去不回:江水春天的流逝不会回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昭明读书台的自然景色和历史背景,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哲理意味,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