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移晚眺,小径俯人烟。
地瘦无佳石,山寒减夜泉。
乱云江气白,霁雪鸟音鲜。
明灭怀中箑,题诗忆昔贤。

【注释】

蕺山:又名“越州山”,在浙江省绍兴市。

夕阳移晚眺 :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我站在山顶远望。

小径俯人烟 :一条小路俯视着人烟。

地瘦无佳石 :土地贫瘠,没有好石头。

山寒减夜泉 :山上的泉水因寒冷而减少。

乱云江气白,霁雪鸟音鲜 :天空中飘浮的云层像白色的雾气,雪后天晴,鸟儿的叫声清脆悦耳。

明灭怀中箑,题诗忆昔贤 :诗人在心中挥笔题下诗句,回忆过去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登上蕺山,眺望远方,感慨于山之贫瘠、水的枯竭,并由此抒发了对前贤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夕阳移晚眺”,写诗人登蕺山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二字暗示了时间之晚,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移晚眺”三字,则表明诗人是在悠闲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小径俯人烟”,诗人站在山顶,俯瞰着脚下的小径。这里的“小径”指的是蕺山的山路,“俯人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下繁华景象的向往。

“地瘦无佳石”,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蕺山的特点。这里,“地瘦”一词用来形容蕺山的土地贫瘠,“无佳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此地自然景观的失望。然而,这并没有让诗人感到沮丧,反而激发了他对于大自然的独特感悟。

“山寒减夜泉”,这句诗描述了蕺山冬日的景象。“寒”字既描绘了天气的寒冷,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而“夜泉”则是作者所喜爱的一种自然景观,它为山野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乱云江气白,霁雪鸟音鲜”,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蕺山的冬日景色。“霁雪”是指雪后初晴的景象,而“鸟音鲜”则形容了雪后的山林里,鸟儿们欢快地歌唱的声音。这里的“乱云”和“霁雪”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明灭怀中箑,题诗忆昔贤”,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手中握着一把箑子(一种扇子),心中默念着诗句,回忆起那些曾经与他一起探讨学问、品评诗文的前辈学者们。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蕺山的冬日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前贤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