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客秋多渴,僧寮乞施茶。
懒云眠屋角,残暑避林瓜。
荷气知衣冷,窗阴笑竹哗。
无烦费酬应,隐几注南华。

【注释】

坐:指坐在禅床上。公禅榻,即佛床,指僧床。得句:作诗。

词客:诗人。秋多渴:秋天天气转凉,人容易感到口干舌燥。

僧寮:寺庙的僧房。乞施茶:向僧人求取茶水。

懒云:懒散的云彩。眠屋角:在房屋的角落里休息。

残暑:残余的暑气。避林瓜:避暑躲进树林里的瓜地。

荷气:荷花的气息。知衣冷:知道衣服变凉了。

窗阴:窗边光线。笑竹哗:笑声与竹子的响声相互应和。

无烦费酬应:不必麻烦应酬应付。隐几注《南华》:《庄子·逍遥游》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南华,《庄子》一书,庄子姓庄名周,是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隐几注,即指阅读《庄子》。

【赏析】

此为作者自题隐居山寺之作。

上片首二句写隐居僧院生活。“坐”字领起,点明隐居之所。“得句”,是说在佛床上吟咏出佳句来。“秋”字,既写出时令,又点明季节。“多渴”,是说秋天气候干燥,人易感口渴。“僧寮”,是说住在僧人寺院里。“乞施茶”,是说向僧人求取茶水解渴。“懒云眠屋角”,“残暑避林瓜”,是写自己闲散的生活情趣,也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概括。

下片前两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悠闲自适。“荷气”,是说感受荷花的气息,说明自己已到了深山幽谷之中。“窗阴”,是说在窗下休息,享受宁静。“笑竹哗”,是说自己欣赏竹林中的鸟鸣声,听竹叶沙沙作响,心情十分舒畅。这一句写自己隐居生活中的清静、闲逸。末两句,是说用不着去麻烦应酬应付。“无烦费酬应”,“隐几注《南华》”,是说自己读书写字,过着清高恬淡的生活。

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寺里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全词风格清淡疏朗,语言平易自然,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