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乾坤八尺坟,当年一死为忠君。
谩劳异代加封谥,正恐英魂不忍闻。
【注释】
比干:商纣王的叔父,因直言进谏,被纣王剖心而死。八尺坟:比干的墓,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当年一死为忠君:比干死后,其子怀义逃到九夷,九夷首领将其尸体埋在地下,封土成坟,高八尺(一说七尺)。异代加封谥:后世的人给比干加封谥号。正恐英魂不忍闻:恐怕比干的忠魂听到这些议论而不愿听闻。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在比干墓前,触景生情,想到历史上忠臣良将蒙受不白冤死的悲剧,于是感慨万千地写下这首五言律诗。
第一句“万古乾坤八尺坟”,总括了比干一生的历史。比干是商王帝乙、帝辛之叔父,因直谏而被纣王杀害于市,死后被埋在地下三尺多深的地方,成为后人传颂的忠臣。
第二句“当年一死为忠君”是说比干为了忠于国家、忠于君上而牺牲了生命。他生前多次劝谏纣王,指出他的暴政已不可救药;又指出商朝气数已尽,殷都朝歌(今河南安阳)已是“朝歌北里烟尘起,殷都东南血海流”。但是纣王听不进去,最后终于把他杀死了。
第三句“谩劳异代加封谥”,是说现在有些人还用种种手段来给比干加上封号。据史书记载,汉元帝时追封比干为太师,晋武帝时赠谥为忠烈先生,宋真宗时赐谥曰忠烈,明神宗时加封为忠烈伯。可见比干生前受到多少统治者的迫害和摧残。
第四句“正恐英魂不忍闻”,是说现在有些奸臣小人却不怕比干英灵的报复,仍然在那里说这说那。这一句既是讽刺当时一些奸臣小人的无耻行为,也是对那些不顾事实地歪曲事实真相的小人的谴责和警告。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字字珠玑,句句铿锵有力。它表达了作者对忠臣良将蒙受冤屈的愤慨,对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全诗写得沉痛激昂,慷慨悲壮,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