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宗孟
【注释】绛阙:皇宫。登跻:登,登上;跻,进,上升。帝阍:帝王的宫门。仿佛:好像。穿林:指进入山林。噫(yī)气:山间云雾之气。通:沟通。飞縆(fēi niè):飞檐。控:控制。石坼:石头开裂。仙人:传说中的人物。千劫影:千年的影子。小篆:古代文字字体之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依微:微弱。疋练:白色绸缎。遥映:远处反射。 【赏析】 《前登岱》诗组共三首,这是第三首。此诗写登山途中所见景色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先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后登岱 其一”,然后结合诗句进行理解。具体到这首诗,首先要了解全诗的内容,这是赏析的基础;然后分析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内容,最后要进行综合评析,指出其艺术特色。考生作答时要注意不要超纲。本题中,注意“灵符”是道教用语,指神灵之符;“碑”,指石碑;“苍龙”,指山间的溪流;“高台”,指山顶上的亭台楼阁
深林绝嶂古珠宫,策杖幽探一径通。 石竹迎人当户绿,山花供佛上阶红。 译文: 深林中绝嶂的古寺犹如珍珠般璀璨,我手执拐杖在幽静的山林中探寻一条小路直达寺庙。 门前石竹迎人,一片片碧绿;寺庙台阶上的花朵盛开,一片片鲜红。 钟声回荡,让人感受到天界宁静;月光下,万般生灵皆显得空灵无物。 想要寻得真正的佛法,便欲皈依寻找了义;而那些闲云,也随风而散,与我的心同在。 注释: - 云岫庵
【注释】 对雨:面对下雨,以雨自比。 不是逃人境:不是逃避世俗的人世,不是隐士。 衡门故倦开:衡门指简陋的门户,这里代指自己的家。倦开是疲倦开门的意思。 云阴澹疏竹:云影笼罩在竹叶上显得淡雅朦胧。 雨色长新苔:新苔是刚刚长出来的青苔,雨后生长得更快,所以颜色更鲜绿。 欹枕青山远:侧着身子倚在枕头上望着远处的青山。欹枕就是斜倚。 窥帘黄鸟来:隔着窗子看见黄莺飞来了。窥帘是隔着帘子向外看。
注释: 古寺荒凉后,相过问昔时。 古寺已经破败荒凉了,我过去曾经来访过这里,询问这里昔日的情况。 野花依席笑,山鸟喜人窥。 野花依着坐席在欢笑嬉戏,山鸟喜欢被人窥探观察。 竹径非唐院,苔封尚宋碑。 竹林小径并不是唐朝的旧地,苔藓覆盖的地面上仍然可以看到宋朝的石碑。 逢僧殊爱客,坐语夕阳迟。 遇到僧人特别喜爱招待客人,一起坐着谈话直到夕阳西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鹤林寺古竹院的所见所感
【注释】 岱:泰山。名宗:指泰山上的石碑、石刻,如汉代刻在山上的《金刚经》石碑等。岧峣:高峻。 日照楼台千蜃至:日光照射到楼台时,使远处的海市蜃楼显现出来。蜃:古代传说中的大蛤。 夜深风雨百灵朝:夜晚降临,风雨交加,各种神鸟鸣唱着飞来。百灵: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这里泛指众多的山鸟。 秦封尚忆松阴古:秦始皇登泰山时封禅,留下了许多遗迹,至今还能让人回忆起松树林荫的古迹。秦封:指秦始皇封禅之事
【注释】 1.前登岱:指泰山。 2.磐磐岳势:形容山峰巍峨、高峻,气势磅礴。 3.三齐:指东平、济南、泰安三个地方的古称。 4.指点:指点江山,意指遥望。中原:古代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带的统称。 5.积雪斗岩:指积雪覆盖着山岩。 6.玉检:玉制的印章、符节之类,这里比喻封存着重要的文件或宝物。 7.蒸霞绝壑绚金泥:意思是说,云雾缭绕在山间,如同锦绣般绚丽多彩;阳光透过云层照耀在峡谷之中
家园 薜荔深深覆短垣,纵非壶岭不尘樊。 久无踪迹烦开径,小有生涯到灌园。 聊采溪毛鱼共跃,偶抛菰米鸟争喧。 由来海客机能息,枉杀人称养拙尊。 注释: - 薜荔深深覆短垣:薜荔藤蔓缠绕在矮墙之上。薜荔,一种攀缘植物,常用来指代庭院或园林。 - 纵非壶岭不尘樊:即使不在壶山(即壶关山)也能保持清静。壶岭,指的是山西壶关山,古人常以山岭为隐逸之地。 - 久无踪迹烦开径:长久以来没有人的踪迹
【诗句释义】 后登岱 其二:高高的环道挂着苍霓,路入重云绝马蹄。 天辟三门通碧落,地盘千里压青齐。 缘崖士女看蚁附,缀壁人烟杂鸟栖。 指点列仙灵异迹,扶桑东畔阆风西。 注释:环道:指山路盘旋曲折。苍霓:指彩虹。绝马蹄:形容山路高陡险峻。辟:开。碧落:天空。地盘:大地。蚁附:像蚂蚁一样密集。缀壁:在墙壁上。列仙:指仙人的行踪。阆风:指仙境。 赏析:此诗描写了泰山之巅的景象
古寺荒凉后,相过问昔时。 野花依席笑,山鸟喜人窥。 竹径非唐院,苔封尚宋碑。 逢僧殊爱客,坐语夕阳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