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胜峰前寺,寺亡峰独存。
多宝即无宝,合掌问世尊。

【注释】

少室三十六峰:指中国河南省登封县少室山的山峰。宝胜(bǎoshèng)峰:即少室山之宝胜峰。宝胜峰前寺,指少室山上的宝胜寺。

多宝:佛教语,指佛性或真如本性;无量寿佛,阿弥陀佛。“无宝”即指无量寿佛。

合掌:合于掌心。谓礼佛时双手合十,表示虔诚。世尊:佛教对释迦牟尼(悉达多)的尊称。

【赏析】

宝胜峰,又名宝光峰、大宝峰,是嵩山的主峰之一。因峰顶有玉柱峰、莲花峰、天封峰等奇峰突起,形如宝瓶、如意、塔幢、华盖,故名。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作者任太乐丞,在洛阳任职。这首诗是咏宝胜寺的。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间,音调和谐。首句写景,次句写意,末句点题。

首句中“其”,代指宝胜峰,“寺亡”二字,既写出了人世间万物兴衰的变迁,也暗合着诗人内心的感慨,同时为后文作铺垫。第二句“多宝即无宝”,表面看是说宝胜寺虽有许多宝物,但却没有一样真正的宝贝——佛像,而佛像又没有一件真正值得称道的,因此也就无所谓真正的宝物了。这里的“无宝”和“宝胜”相对照,更突出了宝胜寺的空寂与冷落。第三句“合掌问世尊”,意思是说,既然这样,我们就应当向佛祖请教吧!这一句是全篇的主旨,也是诗人感情的升华。

这首短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但却写得十分凝炼,含义深远。它以宝胜寺为背景,通过对宝胜寺的描写,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及对佛理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