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葛稚川,迢递求勾漏。
何如嵩山长,丹砂亦可就。
在古代诗词中,丹砂峰以其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被赋予了丰富的想象。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丹砂峰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具体分析:
诗歌原文:
我笑葛稚川,迢递求勾漏。何如嵩山长,丹砂亦可就。诗句释义:
- “我笑葛稚川”:这里的“葛稚川”,指的是葛洪,他以寻找丹砂(一种矿物质)而闻名于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葛洪追求丹砂的羡慕或嘲笑。
- “迢递求勾漏”:“迢递”意味着遥远而艰难,“勾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矿石,据说能够使人长生不老。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追求永恒生命的向往。
- “何如嵩山长”:嵩山被认为是道教的圣地,山上的岩石常常含有矿物质元素。这里诗人比较了嵩山的岩石与丹砂,认为嵩山的石头更为长久。
- “丹砂亦可就”:这句诗直接回应了前面的疑问,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使是最普通的石头,如丹砂,也值得珍惜和研究。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 关键词注释:
- 稚川:指代的是葛洪,即葛稚川,他是东汉时期的道士,因追求长生不老药而闻名。
- 勾漏:传说中一种具有神奇力量的矿石,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 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是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 丹砂:一种常见的矿物质,常被用于制作药物和装饰品。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丹砂峰的描述,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嵩山和勾漏,强调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知识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