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凉扳友禁城东,不为寻芳踏软红。
月色尚馀三岛外,漏声初尽百花中。
识途老马行相逐,出谷新莺语亦同。
何事浮云多变态,惟应一笑付西风。

晓凉扳友禁城东,不为寻芳踏软红。

月色尚馀三岛外,漏声初尽百花中。

识途老马行相逐,出谷新莺语亦同。

何事浮云多变态,惟应一笑付西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都城南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释: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第一句。“晓凉扳友禁城东,不为寻芳踏软红。”这里描述了早晨的清凉和友人在长安城的东边相聚的情景。晓凉意味着清晨的凉爽,而“扳友”则表示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是好友或者知己。他们一同来到长安城的东边,可能是因为那里有某个特定的场所或景点。至于“不为寻芳踏软红”,则是说他们并不去追寻那些美丽的花草,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寻找其他的东西。这句诗的背景是在唐朝的长安城,当时长安城是一个繁华的城市,有很多的花园和园林。

我们来看看第二句。“月色尚馀三岛外,漏声初尽百花中。”这句话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月色尚馀三岛外”指的是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还有一部分月光映照在远处的三个岛屿上。而“漏声初尽百花中”则是指时钟的声音刚刚停止,而百花已经开始绽放了。这里的“漏声”指的是古代计时的工具,如漏壶等;而“百花中”则是指百花盛开的时候。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月光和钟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句诗的背景同样是在唐朝的长安城,那时的长安城晚上也有很多的娱乐活动,如赏月、品茶等。

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识途老马行相逐,出谷新莺语亦同。”这句话描述了两种动物的行为。“识途老马行相逐”指的是一匹老马能够认识回家的路,所以它总是在前面引导着其他的动物们一起走。而“出谷新莺语亦同”则是指一只新出的莺鸟也会跟着一起飞出来,它们的声音也是一致的。这句诗的背景仍然是在唐朝的长安城,那时的长安城中有很多的动物和鸟类,它们都有自己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

我们来看看最后一句。“何事浮云多变态,惟应一笑付西风。”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浮云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呢?但最后一句给出了答案:只有一笑就可以让它随风而去,不再留恋。这句诗的背景是在秋天,那时的天空常常有浮云飘过,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的感觉。而这句诗则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不要过于执着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要有一颗超然的心态来看待一切。

这首诗通过对早晨、夜晚、动物行为以及人生态度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长安城生活场景。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李商隐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