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征夷去,夷归堂府中。
干戈如不息,勋绩有何公。
兵洗古交雨,马嘶南诏风。
若论功第一,比者孰能同。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大将征夷去,”交代了出征的对象是少数民族首领;“夷归堂府中”,表明其胜利归来,回到朝廷,为国效力。二、三两句,“干戈如不息,勋绩有何公?”意思是,如果战争不停息,那么取得的战功又算得上什么呢?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将领的深切关怀和祝愿。第四、五两句,“兵洗古交雨,马嘶南诏风。”描绘出一幅将士们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壮丽画面:在滂沱大雨中,战士们奋勇作战,洗尽了昔日的耻辱;在南诏的边关,战马长嘶,声震云霄。六、七两句,“若论功第一,比者孰能同?”意思是说,如果要论功劳的话,天下谁能与你们相提并论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土们的崇敬之情。全篇以赞颂的口吻,热情地歌颂了将军凯旋而归、为国家立功的辉煌业绩,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深情和祝愿。
【答案】
(1)“大将征夷去”:指将军出征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
译文:大军远征夷族去,他们归附于朝廷之中。
(2)“干戈如不息”,:指边患未除,战火不止。
译文:如果战争不停息,那么取得的战功又算得上什么呢?
(3)“兵洗古交雨”,“马嘶南诏风”,:描绘出一幅将士们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壮丽画面。
译文:在滂沱大雨中,战士们奋勇作战,洗尽了昔日的耻辱;在南诏的边关,战马长嘶,声震云霄。
(4)“若论功第一”,:指要论功劳的话,谁也不能与将帅相比。
译文:如果要论功劳的话,天下谁能与你们相提并论呢?
赏析:
这首诗写在唐军大败南诏之后,作者奉命前往云南慰问将士,途中有感而作。首句点明出征之主——将军;次句说明将军凯旋归来;第三句用反诘语气表达自己对将军的祝愿;第四、五句描绘出一幅将士们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壮丽画面;第六、七句表达对将军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是对将军功绩的认可。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情感真挚热烈,充满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