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高拥五云层,危磴重重蹑屐登。
西望诸天应咫尺,东来叠嶂总丘陵。
海门遥指三山树,梵殿常悬七宝灯。
便扫苍苔题短句,乾坤高览记吾曾。
【注释】
①豋五云山:登上五云山。豋,登;五云,指云雾缭绕的山。②名山:有名望的山。③高拥:高耸入云。④危磴(den):陡峭的石阶。⑤蹑屐(jié):穿着木屐上山。⑥西望诸天应咫尺:向西远望,只见众山如在咫尺之间。⑦东来叠嶂总丘陵:往东看,群山重叠,如同丘陵一般。⑧海门遥指三山树:远处大海之口,仿佛指向了三座山峰上的树木。⑨梵殿(fàndiàn):佛寺里的殿堂。⑩七宝灯:佛教中用七种宝物做的灯。⑩苍苔(cántái):青色苔藓。⑩乾坤:天地。⑩便扫苍苔题短句:于是清扫地上的青苔,写下几行诗句。
【赏析】
《登五云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李白游览五云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五云山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的登山感受。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首句写登高所见。首句写登高所见,“高拥”、“重”二字传神地表现了五云山巍峨壮丽的景象。“危磴重重”,点出险峻;“蹑屐”两句,写出登临之趣。“蹑屐”即穿木屐,为古代一种轻便的登山之具,此处以夸张手法写登山艰辛。诗人不畏艰险,一步步攀登而上,终于到达山顶,领略到五云山的秀美风光。
第二、三两联写远眺。“西望诸天应咫尺”一句写景极妙,诗人站在五云山上,放眼望去,只见众山如在咫尺之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东来叠嶂总丘陵”则进一步描绘了五云山周围的群山连绵起伏,如同丘陵一般。这两句诗通过夸张手法,将五云山与众山之间的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联是写近观。“海门遥指三山树”一句,诗人目光所及之处,便是那三座著名的山峰上的树木。“梵殿”两句则是诗人对佛寺的描写。在这样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怎能不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呢?
最后两联则是写自己的心情。“便扫苍苔题短句”一句,诗人决定在这片美景中留下自己的足迹,于是开始清扫地上的青苔,挥笔写下了几行诗句。“乾坤高览记吾曾”,诗人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对自己曾经登临过这里的回忆。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