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印山高四望遥,振衣同上兴飘萧。
深岩藉草秋仍茂,绝顶清池旱不消。
散睇青峦围锦甸,举头苍霭接丹霄。
洞中却爱栖真者,不信人间有市朝。
登方山绝顶
天印山高四望遥,振衣同上兴飘萧。
深岩藉草秋仍茂,绝顶清池旱不消。
散睇青峦围锦甸,举头苍霭接丹霄。
洞中却爱栖真者,不信人间有市朝。
注释:
- 天印山:位于江西吉安地区,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 四望遥:四面八方望去遥远。
- 兴飘萧:兴起的风声,形容景色壮丽。
- 藉(jiè)草:指在石头上、草丛里休息。
- 锦甸:像锦缎一样美丽的草地。
- 苍霭(àn yǎ):青色的云烟。
- 丹霄:红色的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方山的诗,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联“天印山高四望遥,振衣同上兴飘萧”,描述了方山的高大和雄伟,以及登山时的兴奋心情。颔联“深岩藉草秋仍茂,绝顶清池旱不消”则具体描绘了山上的自然景观,深岩中的草在秋天仍然茂盛,山顶上的清池即使在旱季也不会干涸。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方山的美丽景色,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颈联“散睇(zhǐ)青峦围锦甸,举头苍霭接丹霄”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形态和颜色,通过“散睇”和“举头”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受。尾联“洞中却爱栖真者,不信人间有市朝”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像方山下这样的隐居之地,才能找到真正的生活乐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