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何摇摇,来自青溪曲。
层崖落深翠,新波湛空绿。
我家渐水东,一川接天目。
对此颇相似,殊令幽思足。
将携素心人,共著桐君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即可。
“舟经横塘忆桐江旧游”,起笔点明自己此次乘船经过横塘(地名)是怀念桐江旧游的缘故。首句写舟行,次句写地望。“轻舟”,小船;“摇摇”,形容小船行驶的轻缓、缓慢的样子,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安详。“青溪曲”即桐江,这里指桐江水边的景色。
“层崖落深翠,新波湛空绿。”第二联写江边景色。“层崖”是指江岸上高高的山崖,“落深翠”是说山石的颜色是深绿色的,“新波”即江面上的水波,“湛空绿”是说水面的颜色是碧绿的。两句写景,一写山之高峻,一写水之清澄,色彩鲜明。
“我家渐水东,一川接天目。”第三联写自己的家在水东。“我家”,诗人的家;“水东”,指江水往东流去的地方。“一川”,指江流两岸;“接天目”,指江流与天相接,此处借指天目山。“天目”是山名,在这里代指浙江的天目山,是浙江的著名胜景。
“对此颇相似,殊令幽思足。”第四联写眼前的景物让人感到十分相像,更增加了诗人的遐想。“此”“彼”都是指眼前所见的景象。“颇”表程度;“似”,指相似。“殊”表程度;“令”,使……觉得。“足”表程度。两句的意思是:眼前的景象让我觉得很像桐江旧游时的美景,这更加使我的遐想得到了满足。
“将携素心人,共著桐君录。”末联写带着一个纯洁的心灵的人,一起记录下桐江的风光。“将”表目的;“携”,指带;“素心人”,指纯洁善良的人;“著”,即写。“桐君录”是一本记录桐江风光的书籍。
【答案】
舟经横塘忆桐江旧游
轻舟悠悠地荡漾着,是从青溪曲折的岸边驶来的。
层层崖壁覆盖着郁郁葱葱的苍翠,江面上泛起了一片碧绿。
我的家园渐渐靠近了东面的水边,一路的风光与天目山连在了一起。
我带着一个纯洁善良的人,一起记录着桐江的美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