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声,那复歌。
有生归尽定不易,苦调哀切将奈何。
齐横汉季等黄土,曳绋之徒只合歌。
乐送我,归山阿。
哀乐于吾两何有,达者玩世生死造化昧端倪,乃今独解众悟理则那。

【注释】

薤露:指古代丧礼中挽歌中的《薤露》曲。那(nà):何,怎么。横:指横死,即死后归葬于山陵之中。汉季:汉朝末年。曳绋(fú):拉着丧车。绋,系在车上的绳索,用以牵引棺柩。

达者:通达事理的人。玩世:玩弄世事。生死:生与死。造化:自然,造化指自然的规律。昧:模糊,不明。端倪:事物的头绪、起源。

【赏析】

此诗是李白为友人送行的诗作。首联写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并指出人生有死之常情;颔联以汉朝末年王莽的篡位和刘秀的崛起为喻,表明人各有命,不能强求;颈联写诗人对友人生死离别的无限感慨;尾联写诗人对世事、人生的哲理性认识。全诗情感深沉,寓意深刻,风格沉郁悲壮。

首句直承上文“有生”之意而发,意谓人生有限,有生就有死,这是天之常理。“那复歌”,犹言何必再唱,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认识。

二句用汉代董仲舒的话,说明人生有定数,不可改变。“苦调哀切”,是说死者生前遭遇艰难困苦,死后又令人哀伤,所以“将奈何”。这里既写出了对死者的同情,又表现了诗人对死亡的看法,即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三、四两句用“齐横”“汉季等黄土”,比喻人的生死如草木之于春荣秋落一样自然,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曳绋徒歌”,意思是拉挽棺木的人只能唱挽歌,而那些身死之后却可以安息的人则无需唱挽歌了。这就进一步强调了生死的自然性,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死的看法是超脱世俗的。

五、六两句用“乐送我,归山阿”来表达自己虽然要远行,但也感到一种安慰,因为可以回归故乡,回到山野之中。这里,“归山阿”是作者归隐的地点,也是他向往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结句“哀乐由吾两何有”,意思是哀乐都与我无关。“达者”,指通达人情世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生灭变化,人也不例外。生死乃天地间常有之事,因此不必为生者的离世而悲伤或为死者的离去而悲哀。“达者”就是明白道理的人,诗人通过“达者”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这种看法。

这首诗是诗人为送行友人而作,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无限感慨及对人生、世事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