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今日又彭城,寒吹萧萧舞敝缨。
汴泗蛟鼍争险壮,濠梁烟月递昏明。
东风苑陌春襟动,午夜星河剑气横。
旷代独怜陈正字,心期应不负平生。

这首诗是苏轼在徐州任职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徐州风土人情的喜爱。以下是逐句释义:

萍踪今日又彭城,寒吹萧萧舞敝缨。
彭城,即徐州,苏轼曾在那里担任过官职。萍踪,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今天,我又来到了徐州,感受到寒风的吹拂,如同萧瑟的歌声在空中飘荡。敝缨,指的是破旧的帽子,这里用来比喻苏轼的落魄身份。

汴泗蛟鼍争险壮,濠梁烟月递昏明。
汴泗,指黄河和长江交汇的地方,也指徐州附近的河流。蛟鼍,指鳄鱼、水龙等水中生物,这里用来比喻徐州的山水环境。争险壮,形容徐州地势险要壮丽。濠梁,古代的一种护城河,濠梁烟月,形容徐州夜晚的美丽景色。

东风苑陌春襟动,午夜星河剑气横。
东风,春风,春天的气息。苑陌,指园林间的小路。春襟,指春天的心情,也暗示了徐州的美丽景色。午夜,指的是深夜时分。星河剑气,形容夜空中的星光如剑一样明亮。

旷代独怜陈正字,心期应不负平生。
旷代,指历史上很少有的人才能如此出众。陈正字,指诗人自己,因为当时还没有进士出身的诗人。心期,指对诗人的期望。负平生,意谓不会辜负自己的一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徐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怀念。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敝缨”、“蛟鼍”、“濠梁烟月”等,都展现了徐州的独特风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才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个人才华的自信。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