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山浮动小金鳌,拥出蓬壶控巨涛。
沙渚南来遗谶在,海门东望暮潮高。
芳洲碧草连苍霭,上界青莲吐白毫。
醉卧中泠呼不起,欲招王子奏云璈。

《游海珠寺》

冠山浮动小金鳌,拥出蓬壶控巨涛。

沙渚南来遗谶在,海门东望暮潮高。

芳洲碧草连苍霭,上界青莲吐白毫。

醉卧中泠呼不起,欲招王子奏云璈。

注释:

冠山:指广州的越王山上的风神庙,又称“风神庙”。

小金鳌:即小金鱼,传说为南海龙王的第八个儿子。

蓬壶: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海上仙岛。

沙渚:指沙滩上的小岛。

遗谶:指古代遗留下来的谶语。

上界:佛教用语,指天界。

中泠:指中泠泉,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内,是广州的名胜古迹。

王子:《列子·汤问》记载:商朝时有王子晋,字子安,少好道学,年二十余,不知去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广州海珠寺风光与历史遗迹的诗作。全诗以咏史怀古为主旨,通过描绘寺庙、山水、神话传说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首句“冠山浮动小金鳌”,描绘了越王山上的风神庙,这座庙宇如同小金鳌一般浮动于山峰之上。这里的“小金鳌”指的是小金鱼,而“越王山”则是指广州的越王山,这是广州的一座著名风景区。这句诗通过拟人化手法,将风神庙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一只巨大的金鳌在山峰上悠然自得地游动。

“拥出蓬壶控巨涛”两句,描绘了风神庙周围的壮丽景色。风神庙周围环绕着大海,海浪汹涌澎湃,如同巨涛一般。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风神庙所在的自然环境之壮观。同时,也暗示了风神庙在历史上的地位之崇高,如同掌控着整个海洋一样。

第三句“沙渚南来遗谶在”,进一步描述了越王山下的沙滩上的小岛。这些小岛上流传着古代留下的神秘预言,让人不禁产生无限遐想。这句诗通过对小岛的描述,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让读者更加期待下文的描绘。

第四句“海门东望暮潮高”,继续描绘了越王山下的大海景象。夕阳西下,海门东望,暮色渐浓,潮水逐渐上涨。这句诗通过描绘夕阳下的大海和逐渐上涨的潮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氛。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五、六两句,“芳洲碧草连苍霭,上界青莲吐白毫”,分别描绘了越王山上芳洲和上界的美景。芳洲上碧草连天,苍霭缭绕;而上界则生长着盛开的青莲,散发着洁白的花朵。这句诗通过描绘不同层次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神奇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醉卧中泠呼不起,欲招王子奏云璈”,则是诗人想象自己醉卧在中泠泉水旁的情景。他似乎已经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只想在这里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他也在幻想着能够召唤到一位名叫王子的人,一起演奏美妙的音乐,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示了他内心的豁达和乐观。

整首诗以咏史怀古为主题,通过对广州海珠寺及其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仰之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