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蘼芜落雁边,吴王城外水连天。
几家茅屋穿青雨,千树垂杨拂白烟。
别浦参差归社道,空江来往趁潮船。
山川依旧人非昔,独对高冈思惘然。
城西野望
满目蘼芜落雁边,吴王城外水连天。
几家茅屋穿青雨,千树垂杨拂白烟。
别浦参差归社道,空江来往趁潮船。
山川依旧人非昔,独对高冈思惘然。
注释:
- 城西野望:在城西的野外远望。
- 满目蘼芜落雁边:眼前尽是蘼芜草和大雁。蘼芜是一种植物,这里形容草丛。落雁边,指大雁南飞过的地方。
- 吴王城外水连天:吴王城外的江水与天空相接。吴王,指南朝末年侯景之乱时的吴国国王萧绎(即萧绎)。
- 几家茅屋穿青雨:几户人家的草屋被雨水打湿。
- 千树垂杨拂白烟:成千上万棵柳树随风摇曳,杨柳的枝叶轻拂着洁白的雾气。白烟,指柳树的枝叶在阳光下形成的白色烟雾。
- 别浦参差归社道:别离的水路参差不齐地通向祭祀的地方。
- 空江来往趁潮船:江面上有船只来往穿梭,趁着潮水的涨落。
- 山川依旧人非昔:尽管山川景色依然,但人已不再是过去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和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诗篇。全诗以城西野望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满目蘼芜落雁边”描绘了眼前无尽的草木和飞翔的大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吴王城外水连天”则通过吴王城的外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辽阔和美丽。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优美的基调。
接下来四句诗进一步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几家茅屋穿青雨”形象地描绘了茅屋里的人们被雨水淋湿的情景,展现了江南湿润的气候和人们勤劳的生活状态。“千树垂杨拂白烟”则通过柳树和白烟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诗意的环境。
第五六句诗则转向对人物的关注。“别浦参差归社道”描绘了离别的水路和归家的道路,反映了人们忙碌的生活和对家的思念。“空江来往趁潮船”则通过江上船只的往来,展现了人们利用潮汐进行水上运输的辛勤劳动。这两联通过展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场景,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最后两联则是对整首诗主题的升华和拓展。“山川依旧人非昔,独对高冈思惘然”则通过对比山水的永恒和人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两句诗不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感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