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从元日到今朝,长恐阴晴未易调。
喜得经旬对明月,可无歌颂报清朝。

【注释】

又元夜三首 其一:《元夜》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当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他写下了这首诗。“又”字表明这是他的第三首《元夜》。“元夜”指的是元宵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灯节。

直从元日到今朝:一直从元日开始到现在。元日,即正月初一,也称为元旦,古人以立春为岁之首。

长恐阴晴未易调:长久以来担心天气阴晴的变化难以预测和控制。

喜得经旬对明月:很高兴经过十几天终于可以看见皎洁的月亮了。经旬,指十天。

可无歌颂报清朝:也许没有机会赞美和歌颂朝廷。歌颂,这里指吟咏歌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江州期间,元宵佳节时的喜悦心情。前两句写节日之始,后两句写节日之终,中间四句写自己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

开头两句:“直从元日到今朝,长恐阴晴未易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从过完新年(正月初一)到今天,我长久以来担心天气阴晴的变化难以预测和控制。这里的“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是古代人所说的“元旦”。古人认为,一年之中有十二个月为阴月,一个月为阳月,所以用“阴晴”来比喻四季变化。“未易调”意思是说变化难以预料。

后二句:“喜得经旬对明月,可无歌颂报清朝?”意思为:我很高兴经过十几天终于可以看见皎洁的月亮了,也许没有机会赞美和歌颂朝廷。“经旬”,就是十几天的意思。“报答”,指向朝廷报告或献上自己的意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节日里盼望看到美好景象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朝政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读来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