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乘风去,轻舆带月归。
花香入径细,渔火隔江微。
远寺犹闻磬,荒村半掩扉。
石桥横渡处,醉看海云飞。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诗句解析:
- 短棹乘风去,轻舆带月归。
短棹:小船,形容船短而小。乘风:顺风而行。轻舆:轻便的车。月归:月亮落下。
- 花香入径细,渔火隔江微。
花香:指路上闻到的花香。径:小路。渔火:渔船上的灯火在水面上反射出的光芒。隔江:隔着江面。微:微弱。
- 远寺犹闻磬,荒村半掩扉。
远寺:远处的寺庙。磬:古乐器,用木制成,形状像钟。犹闻:仍然能听到。荒村:荒凉的村庄。掩扉:关闭门扉。
- 石桥横渡处,醉看海云飞。
石桥:石头做成的桥梁。横渡:过桥。醉看:喝醉了以后看着。海云飞:形容海风吹动云朵的样子,好像在天空中飞。
译文:
乘着小船,顺着风向前进;乘坐轻便的车辆,带着月亮回家。
花香飘进小径里,显得格外清晰;渔船上的灯火在江面上显得格外微弱。
远处的寺庙还在传来钟声,荒废的村庄只有一半的门扉被关上。
在石桥上横渡河流,醉酒后观赏着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乘舟夜行的情景。从“短棹乘风去”,“轻舆带月归”可以看出诗人享受着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乘着小船在月光下前行,感受着风的力量。诗中的“花香入径细”,“渔火隔江微”,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
接着的两句“远寺犹闻磬,荒村半掩扉”,则转入了更深远的思考。尽管已经远离喧嚣的城市,但仍然能感受到远方寺庙传来的钟声和荒废村庄的生活气息。这种反差,使得诗人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慨。最后一句“石桥横渡处,醉看海云飞”,则将这种感慨推向了高潮。诗人在石桥上横渡河流,醉眼朦胧中观赏着天空中飘动的云朵,仿佛在寻找生活的真谛。
全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现实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